人民網
人民網

安徽涇縣:對標滬蘇浙 打響“涇天辦”

人民網記者 高飛躍
2024年12月19日16:43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項目能夠這麼快投產,和涇縣優良的營商環境密不可分。政府部門用心用情用力解決我們面臨的各種問題,讓我們信心倍增。”近日,在涇縣漢伏(安徽)光儲一體化基地(一期)投產儀式現場,漢伏能源(安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雲洲對涇縣當地的營商環境贊不絕口。

好的營商環境就像陽光、水和空氣一樣重要。正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營商環境好不好,企業和群眾最有發言權。

近年來,涇縣持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對標滬蘇浙,著力打造“涇天辦”服務品牌,全面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當好為企服務“店小二”。一大批重點項目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這片創新創業沃土上,在“陽光雨露”的沐浴下茁壯成長。

“証前指導”助推利企關口前移

“幫了我大忙!”在涇縣經營酒店的胡雪芳回憶起酒店裝修期間政府有關部門的“上門服務”,豎起了大拇指。

“我是第一次開酒店,裝修時也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裝,沒有考慮太多。”胡雪芳告訴記者,當初想著隻要裝修結束領了許可証,就可以開張營業了。

今年夏季,涇縣城管部門為胡雪芳(中)進行“証前指導”。涇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今年夏季,涇縣城管部門為胡雪芳(中)進行“証前指導”。涇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空調外機產生噪音會對居民產生影響、廚房油煙管道設計也不合理……裝修過程中,涇縣城管部門主動上門,指出了好幾處問題。

“按照城管部門的意見,我們及時進行了改進,好幾個地方避免了后期返工,節省了不少資金。”胡雪芳說。

宣城市涇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登記注冊股副股長劉義介紹,賓館、餐飲服務等涉及后置許可的行業,因為經營主體專業知識缺乏,可能出現創業項目選址不合理、裝修施工不合規、設備設施不齊全等情況,導致后續的經營許可審核及勘驗無法通過。

“為此,涇縣實行‘証前指導’,建立提前介入、主動服務、事前指導的工作機制,讓經營主體少走彎路,提升其獲得感。”劉義說。

目前,涇縣已成立“証前指導”服務團,由經營主體提出“証前指導”申請后,由專人負責將需求信息共享至相關職能部門,並在3個工作日內組團上門指導。通過將行政資源關口前移,進一步降低企業交易成本,提升后續辦理效率。

截至目前,“証前指導”服務團已為349戶市場經營主體提供服務,減少盲目投資損失約1000萬元。

“先解決問題再說”實現訴求快速響應

在涇縣,企業遇到難題向政府部門反映后,如果存在職能交叉、職責不清、管轄爭議等問題,首先以“第一時間解決”為原則,成立疑難事項聯席研判工作組,明確牽頭責任部門辦理。

漢伏能源光儲一體化制造基地項目位於涇縣經濟開發區,總投資20億元,分三期建設,其中一期於2023年9月開工,用時一年即達到規上企業標准,上個月實現正式投產。

漢伏能源生產車間。人民網記者 高飛躍攝

漢伏能源生產車間。人民網記者 高飛躍攝

“涇縣各個部門總是以解決問題為導向,不回避、不推諉。”劉雲洲說,如此大體量的項目能夠以如此快的速度推進,實屬不易。

去年該公司有一項全球業務需要多個部門開具証明,耗時較長。涇縣經濟開發區了解到情況后,積極對接縣政府成立工作組,多個部門聯合辦公,快速幫企業解決了問題。

“政府對企業反映的問題上心、關心、用心,讓我們企業家對涇縣和企業的發展都充滿信心。”劉雲洲說。

在涇縣,企業發展遇到難題,通過疑難事項聯席研判工作組得到解決的案例還有很多。

近年來,涇縣堅持以經營主體需求為導向,建立“先解決問題再說”工作機制,讓企業和群眾能辦事、快辦事、好辦事、辦成事。2023年,涇縣疑難事項聯席研判工作組共受理企業訴求1056個,辦結率100%,企業訴求響應時長由平均2天縮短至0.5天。

“法治新矩陣”解決企業后顧之憂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

近年來,涇縣多措並舉打造惠企便民“法治新矩陣”,充分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作用,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為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給予企業一定的容錯空間。”涇縣縣委政法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涇縣持續優化涉企行政執法模式,梳理並公布13個領域187項涉民營企業首次輕微違法行為《免罰清單》。

2021年7月,宣城市涇縣生態環境分局對安徽省涇縣桃記宣紙有限公司執法檢查時發現,該公司將污水處理壓濾過程產生的少量污泥露天堆放。

收到責令改正決定書后,安徽省涇縣桃記宣紙有限公司立即將擅自堆放的污泥清理裝袋。

“該公司本應處以10萬元罰款,但鑒於違法行為首次被發現,且當場改正,沒有造成危害后果,依據《免罰清單》規定,縣生態環境分局最終作出不予行政處罰決定。”涇縣縣委政法委有關負責人說。

涇縣人民法院“送法入企”。涇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涇縣人民法院“送法入企”。涇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除了《免罰清單》,涇縣還制定《關於健全完善企業法律服務工作站運行機制的實施方案》,建立“法治+政策”“法治+監督”“法治+服務”等工作機制,打造“1+1+N”企業法律服務管家服務體系,實行律師聯系重點企業制度,為企業提供“法治體檢”。

打造品牌化“涇品網格”、組建普法服務隊、據實為涉訴企業“正名”……近年來,涇縣政法部門推出了一系列司法服務企業有力舉措,為各類經營主體營造出穩定、公平、透明的良好環境。

“司法積極助力公平公正的市場空間,進一步營造了良好的營商環境,讓我們企業家可以放心干事、安心發展。”劉雲洲說。

(責編:孫鵬、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