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小日記”撬動“大治理”

紹興嵊州發布全新“民情大腦”系統

孫夏瑩
2024年12月20日08:26 | 來源:紹興日報
小字號

  12月18日,紹興嵊州市發布全新的“民情大腦”系統,標志著該市在“民情日記”數字化、智能化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

  1998年,“民情日記”誕生於嵊州市雅璜鄉(現已並入石璜鎮)的田間地頭,成為聯系服務群眾、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一劑良方。“串百家門,知百家情﹔解百家難,連百家心﹔辦百家事,致百家富”,這一轉變干部作風、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群眾工作方法取得了明顯效果。近年來,隨著“民情日記”的迭代升級,“民情日記”的服務領域和對象從“個體”擴面為“全體”,民情訴求與建議日益多元化。為進一步細化社會治理“顆粒度”,嵊州市推出了“民情大腦”。

  “民情事件”“民情檔案”“民情一件事”是“民情大腦”的三大功能模塊。其中,“民情事件”模塊實現了民情一碼歸集、需求一屏展示、落實一屏掌控、聚焦一屏感知等“六個一”功能。“現在記錄民情很方便,跟發朋友圈一樣。”駐村指導員代表李春陽告訴記者,通過“浙裡興村治社”應用可以即時記錄群眾訴求與建議,寫下的“民情日記”會被收集至大數據庫,沒多久相應部門便會與駐村、駐企指導員取得聯系,進行處置。

  “馬溪村希望開通跨縣公交”“雅璜村新路啥時候能修好”“公司急需人才,需要幫忙招聘”等民情訴求與建議,通過“民情大腦”中的“民情碼”場景模塊,可以被歸集成“一類事”,由系統統一流轉至相關職能部門建檔,實現民情事項分類分級匯總派單,民情處置全鏈閉環、全程可溯。目前,相關部門已完成民情數據歸類183類7744萬條,建立72.1萬余份民情檔案。

  “民情大腦”系統,是嵊州市在“民情日記”基礎上推動基層治理減負賦能的一次創新嘗試。系統依托“上雲用數賦智”平台,結合紹興“浙裡興村治社”應用建設,對原本分散在各部門、各層級的民情數據進行全面整合,形成了涵蓋個人基本情況、網格信息、“一老一小”、育齡婦女、低保低邊等數據的數字民情檔案,實現民情信息全量歸集、民情事項高效聯辦、民情反饋雙向互動。

  同時,基於強大的數據分析能力,“民情大腦”系統能夠對收集到的民情數據進行分析,生成“民情報告”,直觀地展示問題分布情況,實現任務派發、進度跟蹤、結果反饋的閉環管理,推動基層治理從解決個案問題向解決類案問題轉變。

(責編:孫鵬、王麗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