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屆浙江·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在紹興柯橋舉辦
人民網紹興12月20日電 (記者張帆)近千家單位參展,包含了9項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項目、上百項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展覽規模達26000平米……今天上午,為期4天的第十六屆浙江·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在紹興柯橋開幕。
第十六屆浙江·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在紹興柯橋開幕。人民網記者 張帆攝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一環,它們深深扎根於中華大地,是民族歷史記憶在血脈中的延續。本屆博覽會以“人民的非遺 人民共享”為主題,旨在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進一步促進非遺與產業、市場的融合,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和傳承的成果,以實際行動推動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繁榮與發展。
本屆博覽會設有“各地方展區”“傳統醫藥展區”“茶文化展區”“傳統美食展區”“婚俗文化主題展區”“漢服文化體驗館、傳統服飾主題館”“浙江特色伴手禮展區”“浙江文交所數字非遺展區”“酒文化展區”“非遺綜合展區”“非遺共享體驗區”“非遺精品展示區”“百姓非遺大舞台”十三大展區,並圍繞主題推出了省市非遺共享、傳統醫藥共享、傳統美食共享、傳統婚俗文化共享、文旅產品共享、傳統服飾文化共享、數字非遺共享、茶文化共享、非遺體驗共享、非遺演藝共享十大非遺共享內容。
在博覽會現場,觀眾還可以體驗非遺項目,如“紹興花雕制作工藝”“漆扇傳統制作技藝”“提線木偶”“皮影戲”等。特別設立的“百姓非遺大舞台”也安排了21個專場演出,涵蓋了近百個精彩紛呈的非遺精品節目,讓百姓觀賞。
觀眾體驗非遺項目。人民網記者 張帆攝
為推進浙江非遺創新發展,推動歷史經典產業煥發新活力、展現新輝煌,本屆非遺博覽會現場設立首屆浙江省歷史經典產業精品拍賣會,探索非遺發展新模式。通過搶抓“數字技術賦能,文旅融合助力”的機遇,挖掘非遺元素創意潛力,利用現代科技成果為非遺注入新能量。
本屆非遺博覽會期間,還將組織開展開幕式、閉幕式暨頒獎儀式、百姓非遺大舞台、非遺直播間等系列配套活動。本屆非遺博覽會將組織專家評審組開展系列評選活動,評出博覽會金獎、銀獎、銅獎和優秀組織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