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都“出山記”
2024年,浙江區域協調發展迎來階段性重要節點——浙江正式建立山區海島縣分類動態調整機制,溫州市平陽縣、衢州市柯城區、麗水市蓮都區被首批調出浙江山區26縣。作為浙江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抓手,“山區26縣”正式減員。
同為山區縣,蓮都憑何逆襲突圍?不妨通過這三個共富故事一探究竟。
走出國門的蓮都番薯
削皮、清洗、裝盤送入車間……12月的一天清晨,蓮都區仙渡鄉“仙薯”共富工坊內,十幾位村民正忙著處理剛從各村收購的番薯。
“以前我們在外面打工,上下班路遠,非常不方便。有了共富工坊,上班離家近多了。”如今,每逢農閑時,51歲的仙渡鄉張山后村村民俞秀鳳都會來共富工坊幫忙,和她一起工作的村民約有50人,“每個月能賺4000多元,補貼家用的同時也能兼顧家裡的老人。”
自2023年仙渡鄉招引麗水市中農智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農智康”)以來,當地逐步形成“加工企業+強村公司+共富合伙人+農戶”農產品統購統收機制,近百名農戶實現了“家門口”就業。
“仙薯”共富工坊內,工人們正在加工番薯。蓮都區仙渡鄉供圖
“仙渡鄉這邊適合種植番薯,老百姓可以到我這裡免費拿甘薯苗去種,有了收成再賣給我。”仙渡鄉中農智康甘薯產業園負責人黃金武介紹,“正在加工的這批番薯中有一半是從當地村民那兒按每斤0.85元收購來的。”
走進中農智康的生產車間,番薯的甜香扑面而來。車間內,工人將去皮清洗后的番薯進行蒸煮、烤制,再將生產出的番薯制品打包裝箱。“這條產線是生產番薯脆的,正在操作的是當地村民,經過培訓后他們現在已經非常熟練了。”黃金武介紹。
今年,中農智康第一次和外貿企業簽約,首批出口產品是600多箱番薯制品。目前,中農智康的產品在歐洲、非洲、東南亞等地很受歡迎。通過出口,企業成功擴大了銷售市場,進一步提升了仙渡番薯產業的知名度。
“接下來我們會訂制新設備來提質增效,同時,加強研發,推出更多年輕人喜愛的特色產品。”黃金武說。
番薯干深受消費者喜愛。蓮都區仙渡鄉供圖
如今,在中農智康的帶動下,仙渡鄉強村公司每年可實現增收130余萬元,創造農戶“家門口”就業崗位近百個,臨時就業崗位200余個。2023年,仙渡鄉累計免費發放甘薯苗80萬株,惠及甘薯種植農戶300余人,種植面積達500畝,每畝產量在4000斤左右。
種植番薯不愁銷路,再加上在共富工坊的務工費用,村民們的“錢袋子”越來越鼓。2023年,仙渡鄉“仙薯”共富工坊輻射帶動了當地9個行政村的村民增收致富。此外,以生態農業、品質農業、特色農業為基礎,當地更是巧妙融合了文旅資源、產業資源及非遺資源,實現“紅綠金”的融合發展。
仙渡鄉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仙渡鄉將積極推進共同富裕“提能升級”行動,依托“江北—蓮都”“義烏—蓮都”山海協作平台,努力破解農產品銷路難題。同時,該鄉強村公司將聯合生產企業,主動對接批發零售龍頭企業和大型連鎖商超,進一步打通供應鏈和銷售端,積極拓展大企業、大客戶和海外市場,助推仙渡特色農產品破圈出海。
釀出“共富”新味道
醬油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調味品,其釀造過程十分講究,想要吃上一口好醬油更是要下足功夫。
1919年,麗水人應德生在麗水市區西園廟弄10號創建了“德生醬園”,開始規模化生產醬油。2006年,麗水魚躍釀造技藝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陳旭東重組成立了魚躍釀造食品有限公司,堅持傳統釀造工藝,使該項技藝得以傳承。
來到位於麗水蓮都區碧湖鎮上的魚躍1919文化產業園,園區廠房上,“一家賣水和空氣的百年老店”的標語格外醒目。
“我們產品的高品質、好味道,正是得益於麗水的好山好水好空氣。”在陳旭東的帶領下,一行人沿著廠房樓梯向上攀登,過程中,陣陣濃郁的醬香味直往鼻子裡鑽。
來到樓頂,一排排釀造醬油的大缸整齊擺放。在這裡,經過“日晒夜露”后,釀出的醬油鮮香扑鼻、口味純正、醬香濃郁、營養豐富。
釀造醬油的大缸整齊擺放。人民網 方彭依夢攝
“傳統工藝釀造出來的醬制品是其他工藝無法獲得的。”陳旭東揭開醬缸上方的玻璃蓋,“一顆黃豆要成為醬油,需要一年或一年以上,經過20多道工序,每一個生產工藝和步驟所需的時間都是省略不了的。”
堅持採用傳統非遺技藝生產,目前,魚躍的產品包括了酒、醋、醬類等100多個品種,年產量超6000噸。“一些產品的主要原料用的就是當地種植的水果,通過直接收購有效解決了優質農產品缺少好銷路的難題,且大大提升了農產品的附加值。”陳旭東說。
近年來,在保持傳統核心技藝的基礎上,以文化內涵為核心,陳旭東積極推動文旅融合,打造了佔地面積15000余平方米的魚躍1919文化產業園。該園區集文化、旅游、養生、科普、科研、生產於一體,建有露天晒場、古法發酵池、罐裝生產線以及釀造技藝研發中心,還配套建有中華老字號博物館、非遺技藝展覽館、釀造科普館、麗水旅游展品展示中心等。
“我們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釀造技藝體驗融入游覽參觀、學生研學和日常科普教育活動中。”陳旭東介紹,自2019年建成以來,該園區年均開展活動約800場次,累計接待游客超30萬人次。此外,基於文化產業園而創建的魚躍釀造省級非遺共富工坊,已累計帶動周邊村民增收1000余萬元。
魚躍釀造省級非遺共富工坊為當地村民提供就業崗位。人民網 方彭依夢攝
“推動‘產+銷’貫通、農文旅融合發展,延長農產品產業鏈並提高農業經濟效益,不斷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壯大。讓村民在‘家門口’有活干、有錢賺,從而在根本上幫助其實現增收致富。”陳旭東說。
小苔蘚種出大名堂
12月,驅車前往蓮都區老竹鎮赤坑村,一路草木枯黃,萬物漸入冬藏。
“香榧基地到了。”在司機的提醒聲中打開車門,迎面而來的卻是滿眼綠意。隻見每一棵香榧樹下都放有幾個綠色的方塊盒子,經赤坑村黨總支書記劉建忠介紹才知,那是村民們種植的苔蘚。
“以前我們隻種香榧,種植周期長且效益低。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我們開始嘗試林下套種苔蘚。”劉建忠說,“我們這裡氣候濕潤,森林植被豐富,非常適合苔蘚生長。”
香榧樹下種植的苔蘚。人民網 方彭依夢攝
2023年,麗水潤生苔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潤生苔蘚”)與老竹畬族鎮牽手發展苔蘚種植特色產業。赤坑村與潤生苔蘚簽訂了“共富合伙人”協議,建設了“榧蘚共生”培育基地。
據了解,項目通過“企業+強村公司+村集體+農戶”聯建模式,形成苔蘚產業鏈的本土化和規模化發展。企業提供種苗、技術與銷售渠道,村集體負責土地流轉與生產管理,農戶則參與種植,實現利益共享。
“企業為農戶無償提供苔蘚種苗,並免費提供種植技術培訓,鼓勵農戶參與種植。”劉建忠介紹。
不僅如此,該企業還為當地老百姓提供了包括日常養護、種植、打藥、搬運等長期工作崗位近80個。種植完成后,企業會按市場價進行回收銷售,讓村民增收無憂。
據了解,目前,“榧蘚共生”培育基地林下套種砂蘚200畝,畝均增收約8000元,預計每年可增加12個村集體經營性收入160萬元、帶動周邊100名村民增收150萬元以上。
嘗到甜頭后,當地百姓更有干勁。繼“榧蘚共生”,目前,全鎮陸續出現了“稻蘚共生”“茶蘚共生”等林下套種新形式。“我們在全鎮油茶基地進行‘茶蘚共生’培育基地,今年種植苔蘚面積預計將達600畝左右。”劉建忠介紹。
曾經路旁不起眼的苔蘚,在赤坑村逐漸成為引人注目的焦點,為當地村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收益,更是讓許多原本外出務工的村民選擇了返鄉就業,實現了在“家門口”增收的願望。
今年以來,老竹畬族鎮著力謀劃建設“苔蘚小鎮”,通過研發打造苔蘚微景觀等產品,擴大知名度,提升農民收入。
在玻璃容器底部鋪上輕石粒,再撒上顆粒狀的赤玉土,將苔蘚平鋪壓在土層上方並噴水將其固定,再根據主題或喜好將一些造景植物或卡通配件等依次放入容器內……冬日午后,老竹畬族鎮后坑村苔蘚共富工坊內,張柏強正在耐心制作苔蘚微景觀。
后坑村苔蘚共富工坊成立於今年7月,張柏強是后坑村苔蘚共富工坊的負責人。“微景觀,大世界。”張柏強表示,如今,充滿創意、好養活好打理的苔蘚微景觀深受年輕人青睞。
除了做好的成品,工坊也做一些微景觀素材包,方便消費者自己DIY。“這批打包好就准備發貨了。”張柏強告訴人民網浙江頻道,村裡的老人都樂意來他這兒干活,不論是制作苔蘚微景觀,還是打包裝盒,一年四季都有錢賺。
制作苔蘚微景觀。人民網 方彭依夢攝
此外,老竹畬族鎮大力發展農旅融合經濟。建設苔蘚科普研學教育基地、苔蘚庭院經濟示范點等“苔蘚+”節點﹔串聯苔蘚藝術品展銷中心與鄉村生態旅游項目,打造“賞小苔蘚、游東西岩、品山哈席”特色品牌。據了解,自5月苔蘚科普基地建成以來,已接待研學團隊30余場次,參觀游客9300余人次,帶來直接經濟效益31.2萬元。
三個共富故事正是蓮都業興村旺、山鄉巨變的縮影,更凝結著蓮都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重要路徑與關鍵舉措。據統計,2023年蓮都城鄉收入倍差縮小至1.58,居全省山區縣之首。均衡謀發展、攜手奔共富,“出山”后的蓮都將繼續於青山綠水間,擘畫高質量發展新圖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