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西湖區政協搭建矩陣式協商平台——
架起連心橋 畫好同心圓
“以前沒有電動自行車充電棚,生活很是不便。民生議事堂幫助我們解決了心頭的一樁大事!”前段時間,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古蕩街道嘉綠苑社區完成了充電棚的建設,社區居民紛紛拍手叫好。
過去,由於充電棚缺乏、存在安全隱患,嘉綠苑社區的居民們對建設充電棚的呼聲很高。但充電棚建在哪裡?怎麼管理收費?居民的意見一時難以統一。
一場民生議事堂,幫助社區解決了難題。“私拉電線充電不符合消防規范要求,使用統一的充電棚規范用電,可以大幅減少安全隱患”“充電棚設計應簡潔、美觀大方,在高度和結構上也有一定的要求,材質要確保安全”……政協委員走進社區,與街道、社區負責人以及居委會代表、物業代表、居民代表等面對面協商,推動充電棚建設達成方案。
群眾的呼聲,是政協委員的履職方向。近年來,西湖區政協創新基層協商平台建設工作,有機整合街道村社、商圈樓宇、產業園區的各類協商平台,打造區級“請你來協商”、鎮街民生議事堂、社區協商驛站、商圈溪湖匯·委員工作室等矩陣式協商平台,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基層協商模式,畫好最大同心圓,建起與基層群眾的連心橋。
協商的議題不僅有基層治理的“難事”,也有人民群眾關切的關鍵“小事”。西湖區文新街道60周歲以上老人有1.5萬人,街道把“做優老年助餐服務工作”列為2024年的重點民生實事項目。
怎麼讓老年人吃得舒心、安心、開心?2024年6月,文新街道民生議事堂聯動幸福薈委員工作室、有愛無礙委員工作室以及部分村社協商驛站開展專題協商會。“建議擴大服務群體,關注青年、新就業群體等特殊人群,推動老年食堂可持續發展。”西湖區政協委員吳堅說。“菜品要符合老年人的需求,還要特別關注食品安全問題。”西湖區政協常委郭昱辰也積極表達意見。
委員們提出的意見建議得到了街道的採納落實。改造提升后,桂花園社區“社區食堂”開門迎客。社區居民黃大伯成為這裡的常客:“菜品豐富,價格還實惠,以后一日三餐都可以在這兒解決了。”
2024年以來,西湖區累計開展“為民辦實事”專題協商活動近400場,參與委員1800余人次,幫助群眾解決不少實際問題。
協商平台不僅幫助人民群眾解決了心頭急,也架起了委員與企業的連心橋。邀請相關部門舉辦人才政策宣講、人才培育等專題活動﹔深入園區企業走訪調研,深度了解青年群體創業就業痛點難點,開展技能培訓等公益活動,為青年創業提供咨詢指導……形式多樣的履職活動,切實為企業辦實事。
杭州市西湖區政協主席葉澤表示,將持續深化協商平台建設運行,完善協商工作規則和協商成果採納、落實、反饋鏈條,提升協商民主的規范化、程序化水平,拓展協商深度、提升協商實效。
《 人民日報 》( 2025年01月09日 18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