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言席

建設教育強國,高等教育是關鍵。應進一步優化完善“雙一流”建設高校的學科評價及遴選標准,激發“雙一流”高校在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和服務國家戰略等方面的作用。
——蔡榮根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寧波大學校長)
建議構建協同支持機制,減輕生育養育經濟負擔,加大生育保險保障力度,擴大生育保險覆蓋范圍,推動生育休假制度落實,優化教育資源分配,提振育齡夫婦生育意願。
——謝資清委員(湖南師范大學副校長)
人工智能快速發展,邏輯思維能力已成為公民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議在基礎教育階段,探索將邏輯思維教育融入各學科課程,完善邏輯思維能力評價體系。
——張巧良代表(山東省律師協會監事會監事長)
近年來,瑞金市通過黨建引領行業協會商會改革發展。建議通過選派專職黨建工作者結對指導,解決各行業協會和商會在組織建設、業務拓展等方面的問題,構建上下協同工作機制。
——尹忠代表(江西省贛州市委常委、瑞金市委書記)
建議建立高層級議事協調機制,保障資源要素供給,推動創新政策先行先試,支持太倉探索物流樞紐經濟集聚區,降低物流成本,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更好融入和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
——褚鋒代表(蘇州港集團太倉鑫海港口開發有限公司門機班大班長)
建議優化教育資源、改革入學門檻與選拔機制,加大投入,支持職業本科大學人才培養和科研創新,提升技能人才的創新能力,更好地服務和支撐產業發展升級。
——楊永修代表(中國一汽首席技能大師)
建議加大對海外國際化青年人才引進力度,構建國際化青年人才培育體系,為國際化青年人才安居樂業提供支持,在全國建設一批國際青年科創產業園區。
——劉愛平委員(中國國際青年交流中心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人民日報記者丁雅誦、楊迅、王者、亓玉昆、王崟欣、吳未、周歡採訪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5年03月09日 08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