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營商環境 “優”無止境(高質量發展故事匯·第5期)

本期主講人:國家發展改革委營商環境發展促進中心主任 吳小雁
2025年03月31日08:1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宇樹科技人形機器人G1。
杭州宇樹科技有限公司供圖

上海華明電力設備制造有限公司車間內,工人正在作業。
上海華明電力設備制造有限公司供圖

廣西北海鐵山港公用碼頭,貨物有序運輸。
資料圖片

視頻報道請看人民日報客戶端、“人民網+”客戶端,英文報道請看環球時報英文版客戶端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土壤。優化營商環境,是黨中央在新時代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提振社會信心、激發市場活力、增強發展后勁的重要抓手。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再次提出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為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明確了方向。我們要深刻理解優化營商環境的重大意義,總結實踐經驗,明確重點任務,推動營商環境建設不斷邁上新台階。

  深刻理解優化營商環境的重大意義

  營商環境是企業等經營主體在市場經濟活動中所涉及的體制機制性因素和條件。在現代經濟活動中,營商環境就像陽光、空氣、水和土壤,是讓經營主體生根發芽、茁壯成長不可或缺的要素。

  優化營商環境是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之舉。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優化營商環境,就是要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不斷完善市場經濟基礎制度,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同時著眼解決企業經營發展中的難點堵點問題,確保既“放得活”又“管得住”。

  優化營商環境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優化營商環境,就是要把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貫穿改革全過程,健全完善符合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求的涉企法律法規制度體系,依法保護企業和企業家合法權益,為各類經營主體提供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環境。

  優化營商環境是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前提。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我國現代化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寶,我們要以優化營商環境的確定性應對外部各種不確定性。優化營商環境,就是要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准等制度型開放,更好吸引全球資源要素,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提升貿易投資合作質量和水平。

  優化營商環境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近年來,我國持續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企業滿意度獲得感不斷提升,為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公平的市場環境為經營主體提供廣闊空間。一是放寬市場准入限制。建立“全國一張清單”管理模式,當前實施的《市場准入負面清單(2022年版)》比2018年首版清單事項縮減23%,一批妨礙經營主體公平准入的隱性壁壘得到清理破除。二是強化公平競爭審查剛性約束。出台《公平競爭審查條例》,建立了一套涵蓋經營主體生命全周期、經營全鏈條的審查標准體系。三是著力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建立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統籌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和銀行放貸難。出台多項措施推動普惠金融“量增、面擴、價降”。截至2024年末,全國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4.6%,覆蓋約1/3經營主體。

  持續的法治建設為經營主體發展提供有力保障。一是營商環境法規體系不斷完善。《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的施行為優化營商環境提供了制度依據。外商投資法等一批涉及市場經濟基礎制度的民商事法律相繼制定或修訂,為平等保護各類經營主體合法權益提供法律依據。二是依法行政貫穿監管執法全過程。各地區各部門建立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和行政裁量權基准兩項制度,運用多種手段全力打造“有求必應,無事不擾”的營商環境。三是公正司法有力保護經營主體權益。以提高司法公開透明度促進審判質效提升,實施繁簡分流,全國基層法院80%以上的民事糾紛均通過調解、速裁、快審方式解決,結案周期顯著壓縮。四是知識產權保護更加有力有效。知識產權保護和公共服務體系加快完善,激發了創新創造活力。截至2024年底,國內發明專利有效量達475.6萬件,成為世界上首個突破400萬件的國家。五是涉外法治保障能力明顯增強。建設涉外商事一站式多元解紛中心,國際化法律服務網絡不斷完善,我國律師事務所持續加快“走出去”並覆蓋了35個國家和地區。

  包容的開放環境與全球企業共享發展機遇。一是持續放寬外資市場准入。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從2017年初的93項縮減到2024年的29項,2024年,我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數量增至5.9萬家,同比增長9.9%。二是加快與國際通行規則對接。有條件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主動對標《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等規則,建立起與國際經貿投資規則相銜接的改革機制。三是持續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度。截至2025年2月,“單一窗口”功能拓展至25個大類和923項服務事項,通關效能和物流效率大幅提高。

  把握好四個關系,持續推進一流營商環境建設

  營商環境隻有更好,沒有最好。當前,我國營商環境建設取得巨大成績,但在實踐中,部分領域營商環境政策與經營主體感受間存在“溫差”。新時代新征程,要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的重要部署,把握好四個關系,更好聚焦經營主體訴求,持續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一是把握好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關系,突出主動作為。作為營商環境的主要提供者,政府要強化制度供給,優化涉企制度和法治保障,穩定企業預期、提振企業信心、保障企業合法權益。要完善產權保護、市場准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市場經濟基礎制度,充分激發各類經營主體活力。要著眼公平公正,加強重點領域法治建設,堅持依法行政,推動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依法平等保護各類經營主體合法權益。要著眼政務誠信,解決政府失信、新官不理舊賬、拖欠企業賬款等重點難點問題。要進一步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立足實際,統籌抓好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政策措施的落實。

  二是把握好政策供給與企業感知的關系,突出有感有得。營商環境好不好,企業說了算。讓企業在全生命周期享受到高效便捷、公平可及的服務,是優化營商環境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當前,圍繞企業全生命周期做好服務保障,關鍵在於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和企業辦事效率,進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要認真落實各項紓困政策,提高政策精准度,注重綜合施策,對企業一視同仁。要以“高效辦成一件事”為牽引,強化數字賦能,推進關聯事項集成辦、政策服務免申辦等,建立重點事項清單管理機制和常態化推進機制,加快構建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高效政務服務體系。要更加關注企業經營發展中的難題,暢通政企溝通渠道,及時回應企業訴求。

  三是把握好頂層設計與基層探索的關系,突出系統聯動。在營商環境建設過程中,各地既對標國家總體部署,又結合自身特點,形成各具特色的營商環境建設模式。要聚焦整體提升,堅持全國一盤棋,明確規范指引,完善長效機制,緊扣經營主體關切,推出一批務實管用的改革舉措。要聚焦因地制宜,推動各地探索差異化營商環境建設路徑,打通改革落地見效的“最后一米”,鼓勵各地推出原創性改革舉措,形成百舸爭流的營商環境建設創新局面。

  四是把握好合理借鑒與中國特色的關系,突出交流互鑒。當前,我國著力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引領經濟全球化朝著健康方向發展,要順應新形勢,在營商環境建設中加強國際合作。一方面,要合理借鑒其他經濟體先進經驗做法,對標國際高標准經貿規則,推動標准互認,促進規則對接﹔在產權保護、政府採購等領域實現規則、規制、管理、標准相通相容,在擴大合作中提升開放能力。另一方面,要營造良好氛圍,促進經驗交流,建立營商環境對話交流機制,講好營商環境“中國故事”。

  案例一

  浙江杭州市——

  “我負責陽光雨露,你負責茁壯成長”

  講述人:杭州高新區(濱江)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服務中心主任 李子強

  營商環境好不好,企業最有發言權。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我們秉承“無事不擾,有求必應”的原則,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

  為解決企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我們搭建“需求一窗受理、服務一站供給、發展一幫到底”的全生命周期政務服務體系,主動上門開展政策宣講,一對一幫助經營主體申報指導。我們還聚焦人才“關鍵小事”,推出“產業園區嵌入式幼兒園”,海創基地、海康威視、大華股份等園區配套幼兒園紛紛開園。

  杭州是較早發展創業投資的城市之一,目前已形成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創投體系。在創業初期,我們提供雪中送炭式幫扶﹔在企業成長期,提供騰飛式資助。截至目前,全區累計培育高層次人才項目1092個。“我負責陽光雨露,你負責茁壯成長”,我們將致力於為廣大企業和人才提供近悅遠來的創新創業生態。

  講述人:杭州宇樹科技有限公司市場經理 初陽

  2016年,當我們踏入機器人研發這個充滿挑戰的領域時,機器人技術剛起步,市場關注度很低。我們懷揣對人形機器人未來的憧憬,潛心鑽研技術、打磨產品。

  從四足機器人蹣跚行進,到如今人形機器人可以完成走、跑、跳甚至空翻等復雜動作,這背后是多年如一日的技術沉澱。

  杭州非常重視打造市場化營商環境。在創業過程中,相關部門幫助我們擴大廠房、引進人才、解決員工的后顧之憂,提供了很多支持。這讓我們可以心無旁騖地投身研發,全力搶佔機器人領域的技術高地。

  未來,我們會在機器人研發道路上不斷突破,創造更多可能。

  (付龍、曲源、蔣萌、樊美琪整理)

  案例二

  上海普陀區——

  “高質量”受到“嚴保護”

  講述人:上海華明電力設備制造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 朱強

  分接開關,是電力變壓器裡的關鍵部件,相當於人體的心臟。這也是華明電力的核心產業,我們在該領域已擁有超過300項專利。

  不過,我們也時常面臨仿制品的挑戰。對此,我們堅持用法律武器捍衛權益,成功擊退侵權行為,讓創新成果獲得法治保障。記得在2024年的一次溝通會上,我提出司法體系如何有效保護知識產權等問題。當天下午,上海市普陀區知識產權局的工作人員就來對接了相關事宜。

  企業在面對不正當競爭時,相關職能部門及時提供專業指導,這種實打實的服務讓我們很安心。

  當“真創新”受到“真保護”、“高質量”受到“嚴保護”,我們才能心無旁騖地投入創新、更無后顧之憂地發展壯大。

  講述人:上海市普陀區發展改革委副主任 唐偉軍

  在集聚了很多民營中小企業的上海市普陀區,我們常常琢磨3件事:怎麼讓企業辦事更省心、盈利更容易、發展更有勁?

  在政務服務方面,我們通過“智能圖譜”基座和“高效辦成一件事”服務,實現了“一網通辦”,讓企業辦事更加便捷高效。

  在法律服務方面,我們推出“法治服務直通車”,企業打來需求電話,專線、專人服務很快到位﹔推出數字化企業“健康體檢”,為企業精准推送政策提醒﹔推進“首違免罰”和“輕微違法不予處罰”,去年免罰金額達700余萬元。

  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企業在發展道路上才能走得更穩、更遠。

  (付龍、孟哲整理)

  案例三

  廣西南寧市——

  從“通”到“暢”、由“捷”到“惠”的飛躍

  講述人:中國—東盟特色商品匯聚中心國際商貿部總經理 陸建求

  突然想吃馬來西亞的貓山王榴蓮,又饞了新加坡的肉骨茶,還想嘗嘗菲律賓的椰子水,或者再來一杯越南的咖啡……在位於廣西南寧的中國—東盟特色商品匯聚中心,可以一次性購買這些美食。

  依托中新南寧國際物流園已建成的大型冷鏈、高標准倉儲等設施,加上匯聚中心線上線下一站式交易平台,我們打造了中國—東盟(南寧)水果交易中心。隨著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加速推進,以及多式聯運的發展,貓山王榴蓮等更多東南亞水果運往廣西,陸運最快當天可達,海運最快4天可達,實現了從“通”到“暢”、由“捷”到“惠”的飛躍。

  目前,中新南寧國際物流園已成功引入超30家世界500強企業和中國物流100強企業,產業集聚效應凸顯。匯聚中心通過為入駐企業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互利互惠的雙贏局面逐步形成。

  講述人:廣西南寧五象新區規劃建設管理委員會財政局副局長 鐘自敏

  為進一步優化跨境貿易營商環境,特別是解決企業跨境結算周期長、流程多等問題,中國—東盟跨境貿易金融互聯互通平台不斷努力。

  以外貿企業關心的結算周期為例,平台瞄准“數據跑全程,企業零跑腿”目標,將傳統模式下需要3—5個工作日完成的結算流程,提速至當日申請、當日辦結。外貿企業跨境貿易結算全流程可實現自動化處理和全線上辦理,有效提升了收付款效率。

  自2024年9月正式運營以來,平台已成功聯動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廣西北部灣銀行等8家試點銀行,結算總額突破7600萬元,初步形成服務東盟貿易的金融樞紐效應。

  (付龍、曲源、蔣萌、樊美琪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5年03月31日 10 版)

(責編:艾宇韜、王麗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