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讓古堰煥發新的活力

麗水發布《甌江古堰保護與發展規劃》

暴妮妮、傅張俊
2025年04月01日09:00 | 來源:浙江日報
小字號

  日前,麗水市水利局發布《甌江古堰保護與發展規劃》,以便更加科學合理地保護並傳承“甌江古堰”這份珍貴的水利遺產,使之在新的歷史時期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甌江是麗水的母親河,唐宋時期起,先民便在此流域筑堰修渠、防洪保灌,以應對旱澇不均的“天時”。歷經千年風雨,甌江古堰群仍發揮著灌溉、防洪、生態調節等綜合功能,至今還保留著南北朝至清代的古堰壩200余處。其中,碧湖通濟堰於2014年入選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以鬆陰溪古堰群為核心的鬆古灌區於2022年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以甌江古堰核心物項(指代表遺產主要特征的物質遺存和非物質遺存)保存現狀參差不一,部分重要核心物項缺乏系統性、針對性的保護利用規劃,也無法對其最大程度地活化利用。”麗水市水利局規劃建設與監督處處長羅俊說,為此,麗水謀劃出台《規劃》作為相關指導文件,從古堰群保護修復、展示展覽、參觀旅游、業態發展、鄉村振興等方面謀篇部署,確保甌江古堰保護與發展的真實性、科學性、完整性和可持續性。

  《規劃》的保護對象聚焦全市域內甌江主支流上仍正常發揮功能的16處代表性古堰,包括通濟堰、好溪堰、白龍堰、芳溪堰等,涵蓋堰體、渠系、碑刻、榜文等設施,總規劃面積達11.05平方千米。

  《規劃》以全面保護和永續利用為目標,提出通過科學研究、法制保障、技術支撐等多元化手段,構建“一江引領,堰群聯動”的空間布局。一方面重點修復堰體結構、渠系網絡和歷史碑刻,另一方面結合文旅融合、研學教育等新業態,開發古堰文化展覽、水工技術體驗、生態觀光線路等內容。將甌江古堰打造成以“水文化遺產”“水利遺產”為特色的國際知名世界灌溉工程目的地、全面展示麗水治水理念、方略和措施歷史變遷的“遺產型”水利景區,實現水工程與水文化的有機融合。

(責編:葉賓得、王麗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