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助老送餐項目試運行
浙江桐廬:最快4分鐘,熱乎飯飛進山村老人家

3月31日中午11時30分,杭州市桐廬縣橫村鎮鳳聯村宋家自然村,隨著“唰唰唰”的螺旋槳聲由遠及近,一架無人機穩穩地降落在村老年活動中心前的空地上。在村民的注視下,村干部宋永忠從無人機下方盒子裡取出兩個保溫袋,裡面裝的是村裡22位老人的午飯。“這麼大的飛機,是來給我們送飯的?”看著熱乎乎的飯菜通過無人機送到家門口,今年79歲、家就在村老年活動中心附近的宋金春一臉不可置信。
從鳳聯村老年食堂到宋金春家門口,原本20分鐘車程的山路,無人機僅用4分鐘就送到。這是橫村鎮政府與某快遞企業聯合啟動的無人機助老送餐服務項目。經過前期規劃並審批,3月31日起無人機開始為鳳聯村5個自然村的168名山區老人提供餐食配送服務。這標志著桐廬山區無人機助老送餐項目投入試運行,開啟科技助力鄉村養老新實踐。
肉末豆腐、韭黃香干、紅燒肉,宋金春指著還在冒熱氣的飯菜笑眼盈盈。“兩素一葷,3塊錢。山下老年食堂看看隻有3公裡,走走山路要1個小時,現在熱菜幾分鐘送來。”宋金春說。
吃飯的煩惱,其實一直困擾著村裡的老人——鳳聯村地處海拔700多米的山區,5個自然村分散在各個山坳,最遠的一個自然村距離老年食堂10公裡遠,步行要兩個多小時。老年群體居住分散,傳統人力送餐需翻越山路,餐食易涼且效率受限。“山區留守老人佔常住人口七成,山路崎嶇路程也遠,很多老人不願意來老年食堂吃飯。一些行動不便的老人,村干部每天送飯,耗費人力不說,送到飯也涼了。”橫村鎮人大副主席周晨來介紹。
此次無人機助老送餐服務項目為破解“農村末端配送”難題探路先行。項目配備了3台無人機,每台單次最大載重40公斤,續航時間20分鐘左右,較傳統配送效率提升5倍以上。無人機送餐服務費用由快遞企業承擔,老人隻需支付相應的餐食費用即可。“我們探索低空經濟在橫村落地,一方面為企業開放低空物流應用場景,另一方面也讓低空經濟惠及更多百姓。”橫村鎮黨委書記雷會鑫表示,未來橫村鎮還將拓展快遞入戶、藥品配送等增值服務,讓科技真正服務於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