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畫像” 破解科技企業融資難題(財經故事)

超市裡,挑選好的蘋果放上人工智能秤,攝像頭可以自動識別出水果品種,並給出結算價格﹔食堂裡,將餐盤放上人工智能秤,系統同樣可以自動識別食物並結算價格……如今,杭州食方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食方科技”)研發的人工智能稱重計價系統,已經在許多生活場景裡得到應用,大幅提升結算效率。
作為一家專注AI食物傳感器和食物智能計算平台研發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食方科技的負責人黃龔也曾犯愁:搞技術研發最大的困難是資金,科技規模擴大和研發項目增多,資金從何而來?
“對成長期的科技型企業而言,發展機遇轉瞬即逝,本來研發投入還有缺口,現在懸著的石頭落了地。”黃龔說,關鍵時刻,中國農業銀行杭州上泗支行成立科技企業工作專班,在充分了解食方科技的實際情況和需求后,通過智慧科技貸款向企業提供了500萬元授信,不到一周時間完成了貸款資金的全額發放。
快速融資的背后,得益於大數據的精准“畫像”。原來,農行浙江省分行積極應用大數據,創新構建智慧評價模型,推出“智慧科技貸”,實現對企業創新能力、成長經營能力的多維度客觀評價,有效破解過去科技型企業處於初創期或因缺乏抵押資產導致的銀行貸款“識別難、評價難、操作難、管理難”等問題,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加快技術轉化,推進創新鏈和產業鏈融合。
今年2月,有了農行這筆資金支持,食方科技完成了食方“膳養智算大模型 V3.0版”的突破性升級。“不僅使模型的精准度與可解釋性得到質的飛躍,更顯著降低了大模型的算力成本,將有力推動公司各項應用在食品行業、大健康機構以及C端市場全面鋪開落地。”黃龔說。
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科技創新是重要引擎。近年來,農行浙江省分行積極聚焦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前沿領域,加大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力度,精准高效服務企業,通過“金融+科技”模式,積極開展“千企萬戶大走訪”行動,深入園區加強政策產品宣講,摸排企業融資需求,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助力科技型企業突破技術瓶頸,並創新推出“智慧科技貸”“專精特新貸”等系列產品,依托大數據模型評估企業技術流,替代傳統抵押擔保,截至今年3月末,該行服務民營企業數量超36萬戶,民營企業貸款總額超9800億元。
服務民營經濟發展,浙江金融機構持續加力。2024年10月份以來,浙江啟動“千企萬戶大走訪”行動,累計走訪小微企業318萬家,63萬家獲得授信支持,放貸1.69萬億元,轄內機構通過多種創新型貸款,為科創企業提供信用貸款支持。
過去一年,浙江全省民營企業貸款新增8607億元。“浙江的科技金融與普惠服務領域探索,通過數字化與生態化改革,構建了可持續的服務模式,是破解科創企業融資難的關鍵。”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浙江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 人民日報 》( 2025年04月28日 18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