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5名民營企業家代表與中外記者交流——

“持之以恆履行好企業的社會責任”(權威發布)

人民日報記者 林麗鸝
2025年07月16日08:0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7月15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征程上的奮斗者”中外記者見面會,邀請5名民營企業家代表圍繞“弘揚企業家精神,堅定做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大家交流。

  新時代新征程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

  談到“大有可為”“正當其時”,浙江杭州宇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王興興說:“我對此感受深刻。我們公司主要是做高性能四足機器人和人形機器人,目前很多技術指標處於全球領先水平。”

  宇樹科技成立於2016年,在短短9年內快速發展。“我們公司去年發布了G1人形機器人,在全球范圍內受到廣泛關注,今年出貨量相對去年有明顯增長。不僅是我們公司,整個機器人行業今年上半年的增長速度都非常快。有很好的政策、很好的土壤,這讓大家有更多信心投入研發、投入生產,做出更多面向未來的新產品、新技術。”王興興說。

  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有限公司起源於山東的一家小型油棉加工廠,經過幾十年發展,已經成長為一個擁有10萬名員工的綜合性跨國企業。從2019年開始,該集團從山東轉移200多萬噸電解鋁產能至雲南,利用雲南的水電資源,實現綠色轉型。“這不僅大大提高了我們集團的能源綠色佔比,也大大減少了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總量,同時還為雲南經濟發展作出了貢獻,實現了社會、企業和百姓共同發展。”集團董事長張波說。

  “國家對於民營經濟發展持續出台好政策,讓我感到振奮。”內蒙古鄂爾多斯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裁王臻回顧集團40多年的發展成就時說,“企業因國家的發展而發展、因國家的強大而強大。即使在傳統產業,我們也可以靠創新實現產業不斷升級,有能力打造百年老店。”

  “我們公司是一家往太空‘送快遞’的公司。”北京星河動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劉百奇說。該公司的運載火箭運載能力從幾百公斤到幾噸、幾十噸不等,未來可以重復使用,大幅降低成本。截至目前,已完成19次火箭發射任務,將81顆衛星送入太空。“我特別珍惜國家向民營企業開放商業航天的政策機遇。這是一個值得航天人托付終身的產業。”劉百奇說。

  九州通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長雲認為,當前政策給力,國家重視和支持民營經濟,從頂層設計到落地執行的力度是空前的。展望未來,伴隨著各項政策紅利的持續釋放,民營經濟的明天會更加美好,創新的活力也會愈發強勁有力。

  新時代新征程如何結合自身工作更好地弘揚企業家精神?

  “首先政治立場要堅定,要厚植家國情懷,擁護黨的領導,將企業發展融入國家戰略中,將社會責任內化到企業文化基因中。”劉長雲說。

  “要把企業管理好經營好,更要為黨和國家負責、為社會負責、為員工負責,持之以恆履行好企業的社會責任。”張波說。

  劉百奇認為,作為優秀建設者應該具有創新創業精神,“隻有敢於打破傳統、敢於突破、敢於創新,才能使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我們希望給國家培養更多的航天人才,以實際行動踐行企業家精神。”

  “當我們把企業發展和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緊密結合在一起,我們就會獲得很大的發展勢能。”王臻說。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16日 02 版)

(責編:葉賓得、王麗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