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機器人輔助養老 機器狗做上了網絡工程師

烏鎮變得更“潮”了

張雲山、陳珊、張弘
2025年11月06日08:39 | 來源:潮新聞
小字號

搖櫓聲聲桂花香,又是一年烏鎮峰會,當千年水鄉遇上數智未來,一個更智慧、更安全、更高效的數字烏鎮正清晰浮現。

在這裡,你能迎面碰上會自動檢測網絡的機器狗活潑地從你身邊跳過,或是在AI值守的無人小店裡慢慢挑選喜歡的商品﹔在這裡,智慧公路已為無人駕駛車的規模化應用做著准備,烏鎮養老院裡各種智慧養老新設備讓這裡成為全國“最潮”的養老院。

在這些數智化豐富應用的背后,依托著中國移動打造的可感知、會思考、能演進的智能化數字底座,這也是烏鎮未來數智發展的堅實基礎。未來,這座千年水鄉將繼續走在數字化浪潮的前端。

這隻活潑的機器狗,居然是個“網絡工程師”

在人流如織的各大場館,在曲折蜿蜒的古老街巷,漫步在烏鎮,中國移動的5G-A已經實現了隨處覆蓋。在互聯網之光的現場測試中,用戶下行峰值速率突破3Gbps,高網速為峰會核心會場海量數據傳輸提供了保障,也為烏鎮的發展注入新活力。

景區內,一隻靈巧的機器狗在來回巡邏。特別的是,它仿佛“長”了一隻特殊的背包,裝著一部手機,頭頂還有一個探測頭,一邊走一邊不時傳輸各種數據。

“這是我們今年首次引入的‘網優獵手’,也是AI智能網絡保障系統的‘移動巡檢員’。”浙江移動無線網優工程師戴詩雨介紹,“它採用機器狗和測試分析工具相結合的方式。如果現場某處網絡臨時出問題,后台AI系統識別后會自動下達測試任務,小狗就會出發到達指定地點,對無線環境進行遠程巡檢與實時測試,並將結果即時回傳系統,進行智能分析與策略優化。”

為了做好本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網絡保障,中國移動首次部署了保障助手及故障專家大模型AI系統,構建了一套全流程自動化的無線智能保障體系。它將具備環境強適應性的四足機器人作為移動感知平台,與具備自主監控與優化能力的保障智能體無縫協同,形成集智能巡檢、遠程控制、精准感知、智能分析優化於一體的運維能力。

“如果說5G-A是強大的‘數字筋骨’,那麼深度融合的AI技術,則是讓網絡擁有會思考、能決策的‘智慧大腦’。”浙江移動無線網優工程師萬楊補充道,“過去我們像消防員,哪裡有問題就扑向哪裡。現在,AI更像一位‘排雷手’,將絕大多數隱患提前發現,消弭於無形。保障效率提升了數倍,策略下發進入‘秒級’和自動化時代。”

“以前人工巡檢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大概需要半天到一天時間,現在有了AI智能體,我們可以在五分鐘內處理參數類問題。”萬楊介紹,機器狗的加入,實現了現場人員的替代,它的測試數據更直觀地反映了實際環境,讓移動前后台協同更高效。

國道變成智慧公路,通行效率提升15%

什麼是未來出行?自動駕駛、無人物流、智慧環衛、智慧出行、智慧景區……這些場景正慢慢變成現實。嘉興桐鄉,作為全國“車路雲一體化”首批試點城市,不斷嘗試無人巡邏車、車輛檢測、智能交通路口、雲控平台,探索未來出行的密碼。

2025年6月,桐鄉市啟動普通公路智慧化提升項目,以G320國道桐鄉段為試點,通過部署14個路口的智能網聯基礎設施、路空協同指揮系統等,構建“車路雲機”一體化協同體系,推動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與升級。

“5G-A網絡的超低時延、高可靠通信能力,更有利於實現車道級交通事件毫秒級識別與動態響應。”浙江移動桐鄉分公司政企解決方案經理朱佳敏介紹,“我們融合多元感知、5G-A通感一體、高精地圖、AI等核心技術,在G320國道路口部署激光雷達、低時延相機、邊緣計算單元等設備,通過構建‘路空協同指揮中心’,融合無人機巡檢與路側感知數據,形成‘空中+地面’立體化監測網絡。”

同時,在交通管理端,浙江移動引入動態綠波控制系統,根據實時車流自動調整信號燈配時,試點路段通行效率提升15%以上。在服務端,系統通過5G-A增強的V2X通信,向車輛實時推送紅綠燈狀態、危險預警等信息,打造“伴隨式出行服務”,顯著提升駕駛安全與出行體驗。

“G320國道智慧化項目是對傳統公路運營模式的深度重構。我們希望通過路空協同、車路雲一體化的實踐,為全國普通公路數字化升級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桐鄉模式’,為今后智能網聯汽車規模化應用提供支撐。”朱佳敏表示。

外骨骼機器人、智能拐杖、AI機器人等,養老也有新方法!

一走進烏鎮養老院,兩隻機器狗正在陪著四位奶奶跳舞,大狗播放動感的音樂,小狗搖著尾巴轉圈圈,逗得幾位奶奶們笑聲不斷。在烏鎮,這樣的智能化場景隨處可見,數智賦能讓這裡的養老生活煥發新活力。

“我們深度參與烏鎮養老院智能化項目建設,以前沿科技為支撐,構建覆蓋生活照料、健康監測、安全防護的全場景智慧養老模式。”浙江移動政企解決方案經理朱彩霞介紹,“我們首先進行了全樓層的全網覆蓋,依托移動網絡,各類智能設備可實時對接健康養老系統,上傳數據。”

根據老人健康管理需求,浙江移動通過聯網血氧儀、血糖儀、康養一體機等健康監測設備,助力老人在院內完成日常身體檢查,將數據實時上傳至健康養老系統,實現老人健康狀況動態追蹤。

“BMI數據正常,有冠心病風險,深睡眠比例過低……”在烏鎮養老院的健康養老數字孿生平台上可以看到,每位老人的病史、營養攝入情況、睡眠情況分析以及各類血壓和血氧的情況,都在這裡一目了然,同時系統還能對這些數據進行AI分析總結,並給出針對性的健康管理建議。

“陪伴型機器狗可以進行基礎陪伴、遛彎、娛樂,還有定時提醒功能,比如提醒老人該吃藥了。”朱彩霞繼續介紹,“我們還計劃部署毫米波雷達、智能床墊、感應器、呼叫器、智能音箱等設備,監測老人晚上起夜和日常生活狀況。這些數據都會實時上傳到健康養老系統。”

除了機器狗外,目前由中國移動提供的養老輔助機器人也成了管理人員的好助手。機器人日常可以巡邏各個房間,察看老人日常情況,還能簡單地與老人進行對話,並且提供一些演藝節目與資訊類信息,給老人們帶來了不少歡樂。

在康復服務方面,由中國移動提供的外骨骼機器人、智能拐杖、專業康復訓練設備等成為“養老+醫療+康復”一體化服務的重要支撐。朱彩霞特別介紹了智能拐杖的多功能設計:“夜間起夜時可照明,開機后可以聽音樂、廣播、越劇,相當於隨身聽。更重要的是,它有SOS功能和定位系統。如果老人摔倒,按下SOS,系統能立即定位老人位置,即使在地下室也能找到。”

“對於一些腿腳不便的老人,這本身就是他們日常出行的工具,自然會隨身攜帶。”她補充道,“這個功能也可以加載在扶椅或輪椅上,非常靈活。”

小店無人且24小時不打烊,智慧街區逛起來更有趣

走在烏鎮南柵南藝術街區門前,一家小店沒有值守的店主,顧客選中商品后輕刷手機,就能自動完成付款離開。這是怎麼回事?

原來這是浙江移動助力烏鎮打造的“智慧街區”系統中“AI無人小店”的應用。目前,浙江移動在商業街區內部署了全域感知設施與數字平台,構建“一圖感知、一腦決策”的智慧運營體系。通過5G+攝像頭、AI智能分析等方式,實時監測街區人流量與安全態勢。

“管理人員可通過可視化大屏實現精准調度,通過AI技術自動識別消防通道佔用、人群異常聚集等風險,及時觸發預警。”浙江移動桐鄉分公司解決方案經理顧國平介紹。

在消費端,浙江移動通過AI和5G通信技術,打造沉浸式消費互動體驗。通過AI無人值守,景區周邊部分零售店已實現24小時不打烊,滿足游客隨時隨地的消費需求。

金杏超市是烏鎮首家無人值守小店。“我今年3月改成無人值守的。”店主老錢分享道,“原來我們夫妻倆從早上六點半守到凌晨一兩點,人力成本高,精力也有限。現在方便多了,有事出去喝喜酒、旅游,開啟無人模式就行。”

改成無人值守后,生意反而更好了。晚上11點到早上6點半這段原來不開店的時間,現在每天能多賺四五百元,周末甚至能達到一千到兩千元,錢老板笑著說,“剛開始也怕丟東西,晚上睡不著覺。有一次有人誤拿了一支筆,系統立馬報警,還有短信提醒。現在不怕了,進店要手機掃碼實名登記,跑不了的。”

顧國平補充道:“這樣的無人超市在嘉興已經有三十多家了。接下來會在連鎖便利店、沿街商鋪等場景推廣,解放經營者的精力。”

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將在浙江烏鎮舉辦,主題為“共筑開放合作、安全普惠的數智未來——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隨著更多智能應用的落地,這座千年水鄉正以更智慧、更溫暖的面貌,迎接數智時代的到來。

(責編:艾宇韜、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