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再记】·谨慎“生态搬家”--浙江频道--人民网
人民网

【下乡再记】·谨慎“生态搬家”

王慧敏

2011年06月29日12:32    来源:人民网浙江频道     手机看新闻

  在今年的“两会”上,一位长期从事水利工作的委员说他刚从西部考察水资源回来,有两件事让他非常忧虑:

  其一:西北某县位于沙漠边缘,1967年至2002年,这个县共营造人工绿洲27万亩,与此同时,这个县的天然绿洲也有20多万亩严重沙化。最让人痛心的是,好不容易营造起来的人工绿洲,随着天然绿洲的丧失,也在一步步缩小。究其原因,是人工绿洲占用了天然绿洲过多的水量。这位资深水利专家告诉记者:天然绿洲是经过大自然多少年的磨砺保留下来的,对抵御沙漠侵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作为人工绿洲和沙漠之间的天然绿洲不能保持适当的面积,那么,人工绿洲也将不能保持,这是一个不可违抗的自然规律。丝绸古道上许多古城成为遗迹,就是人工绿洲消失的见证。

  其二:为了恢复下游的生态,某流域从2000年开始实行调水——上、中游汛期闭闸,将水调往下游。由于缺乏控导工程,水在流往下游的过程中大量损耗。结果呢,尽管下游的生态有所恢复,上、中游的生态却遭到严重破坏。综合估量下来,下游生态恢复的面积还不及上、中游耕地沙化面积的1/3。

  这位专家认为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尊重自然规律。他说:目前西部地貌、生态的形成,是自然与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自然因素占主导。譬如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早在人类产生以前已经存在。不然我们就无法解释黄土高原的成因。目前,黄土高原还在以每年3厘米左右的速度隆起。他说,美国治理西部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美国西部的自然景观与我们的西部极其相似,美国人很重视原生态的保护而不是打破它。而我们解放以来“向沙漠进军”之类的口号喊得山响,结果是年年春天北半部中国沙尘暴肆虐。如果我们不去招惹沙漠,即使沙漠里有很多粉尘,从秦汉吹到现在恐怕早吹光了。这位专家强调:要统筹考虑到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和谐关系。如果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或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恐怕是事倍功半,最终只能是从终点又回到起点。



  链接:王慧敏专栏《下乡再记》《下乡手记》
(责任编辑:冯益华)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10658000,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相关专题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
  • 原创推荐
  • 精彩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