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再记】·“脑袋空荡荡”怎能“口袋鼓囊囊”?--浙江频道--人民网
人民网

【下乡再记】·“脑袋空荡荡”怎能“口袋鼓囊囊”?

王慧敏

2011年06月29日14:12    来源:人民网浙江频道     手机看新闻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强调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还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作出具体部署。这个“意见”的出台,对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有人形容现在有的地方的农村文化生活是:“街头摆个案子(台球),桌上放个框子(电视机),逢集(集市)赶个场子”。确实,与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相比,农村的文化生活还不尽如人意。有些偏远山乡,乡亲们至今仍日复一日重复着“三饱一倒”的生活。

  一家研究机构对河南、山东、安徽农民的抽样调查表明,去年,农民一年中用于田里的劳作时间平均为57天。随着农村各项制度的完善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民自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多了。也就是说,有部分农民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可以休整的状态。

  另一个事实是,目前相当一部分基层干部除了计划生育、征粮收税和农民打个照面外,对村里的文化生活少有问津。健康的文化生活不去占领农村文化阵地,难免就给封建迷信等不良现象在乡村蔓延以可乘之机。如果“脑袋空荡荡”,任凭“口袋鼓囊囊”,建设新农村也是一句空话!

  文化氛围的形成,个体素养的提升,是个长期的、系统的“浸润”过程。农村文化建设要收到实效,须扎实推进,稳步提高,想“一抓就灵”或“一口吃个胖子”,到头来恐怕事与愿违。不久前,笔者在西部农村采访,一位乡领导告诉记者他们正在大力推行“信息化农村”建设———让农民通过计算机享受现代文明。尽管这位领导讲得头头是道,出发点非常之好,听了却让人心里打鼓:别说是在经济落后的西北,就是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又有多少农民经常上网?

  农村文化建设,还需要充分考虑农民现实的经济状况和文化水平。眼下,除了按照中央精神,切实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推动服务“三农”的出版物出版发行、大力推进广播电视进村入户之外,大力弘扬乡土文化,无疑是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现实可行的抓手。

  我国各地民风迥异,不同的地域形成了不同的乡土文化。这些乡土文化,经过千百年的积淀,有着丰富的内涵。因乡土文化发轫于民间,群众参与广泛,故而深受群众喜爱。高亢苍劲的秦腔,同油泼辣子一样,是关中农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粮”;东北农村,大秧歌锣鼓一响,男女老少都会情不自禁扭将起来;青海农民唱起“花儿”,村里的张秀英、王富贵们就会泪水涟涟;而在新疆牧区,一有阿肯弹唱会,牧民便会从上百公里外策马而来……乡土文化,拉近了群众间的距离,唱出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不用费太大的力气,不用更多的投入,就能带给群众更多的乐子。这样的乡土文化我们还不该大力提倡吗?当然,乡土文化也要与时俱近,不断充实其时代内涵,该摒弃的也须摒弃。



  链接:王慧敏专栏《下乡再记》《下乡手记》
(责任编辑:一微)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10658000,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相关专题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
  • 原创推荐
  • 精彩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