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浙江频道 >> 专题 >> 乌镇 悠悠水乡梦

乌镇寻梦

     有人说,每一位到乌镇来的人都是为了寻一个梦。

    这个梦,是在蒙蒙细雨中,走一走那条平平仄仄的青石板路;是静坐在水边老木屋的窗前,看一看从桥洞中摇来的一橹乌篷船;是在月明星稀的夜晚枕水而眠,听一听清幽的小巷里传来的“笃笃”脚步声。

    朴实的乌镇人,用心守护着家园的一砖一瓦、一楼一墙、一桥一舟,为寻梦人呵护着梦境。他们也从未停止过寻找自己的梦。

    从“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到“一样的古镇,不一样的乌镇”,再到“来过,就未曾离开”,再到“递一张名片给世界”……

    嗬,这梦不也是江南水乡小镇们共同的梦么。走,去梦里看看吧!

(戴谦)

“夕阳”照老街
    •     几年前的一个夏日,我曾经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背起行囊到了乌镇。
          一进西栅,那如画的小桥流水人家便让我兴奋不已,一路走一路不停举起手里的相机,正拍得兴起,突然相机罢工了,这才想起,因为出门急,忘记充电了,掏出手机一看,也关了机。心情着急加上当空烈日的照晒,整个人都有些晕晕的,走路都有点飘了。
          迷迷糊糊中,我走进临街的一个屋子,便不客气的趴在桌子上休息了……【详细】
栅外,私人定制
    •     出西栅景区往北走,便是环河路,路两旁是整整齐齐的清一色三层小楼,这里住的是从景区迁出的居民。远远看去和以前的印象并没什么两样,一样是江南民居风格的白墙黑瓦马头檐,可稍走近,便发现记忆中那些充满乡土气息的“陈阿姨旅馆”、“王阿姨客栈”、“孙阿姨民宿”土招牌已被“梦回水乡”、“春暖花开”、“大城小爱”这些五颜六色的灯箱替换,一股浓浓的时尚文艺范儿。
          强烈的好奇驱使我推开“大城小爱”……【详细】
栅里,枕水人家
    •     来之前,朋友建议我,到乌镇,一定要到西栅住一住那里的民宿。白天,在乌镇的小桥、流水中徜徉,夜晚,再找一户民宿,枕水而眠,才算得上“来过”。
          要说这几年也去过不少地方,住民宿的意愿大过于住酒店。住过的民宿林林总总,各具情调。每到一处,听有个性的老板或老板娘讲讲他们的故事,与萍水相逢的旅客闲聊,分享各自的感悟,相互打动。对很多背包客来说,民宿早已超越了休息睡觉的概念,甚至成为了旅行的目的……【详细】
波光里的灯影
    •     夜刚拉开帷幕,本应暗淡的乌镇却异常绚丽。黝黑的河水、泛着白光的石板桥以及幽暗的小巷街道,皆因一盏盏花灯而灵动起来。
          在乌镇,元宵是属于花灯的节日。这一天,乌镇西栅的定升桥下、如意桥边、秀水廊街,处处张灯结彩。因为乌镇元宵“提灯走桥”的习俗。
          古时,人们经常登高祈福,乌镇一带无高峻山丘,但水系却四通八达,桥梁众多,于是当地人以走桥代替爬山登高。这种习俗最初是一种以妇女……【详细】
乌镇大事记

    2001年,乌镇东栅景区正式对外开放,景区面积约0.9平方公里,保护建筑面积近6万平方米。同年3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

    2002年,获国家AAAA级景区称号,并通过ISO国际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双认证。

    2003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镇”,获联合国颁发的“亚太地区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

    2005年,欧中旅游论坛上被评为“欧洲游客最喜爱的中国旅游景区”,又荣获CCTV“中国十大魅力名镇”的称号。

    2006年,乌镇上榜由全国百家地方媒体推荐、公众投票产生的“中国十大最美村镇”。

    2007年,历时四载投资近十亿的乌镇西栅景区正式向世界开放。同年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又被首届中国旅游论坛授予“中国十佳古镇”称号。

    2009年,获亚太旅游协会(PATA)生态旅游金奖。

    2010年,成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成为中国古镇游的后起之秀。

    2012年,以620万人次的接待业绩获得全国单个景点第一。2013年5月9日,第一届乌镇戏剧节盛大开幕,预示着景区逐步向“文化旅游”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