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往年的“用工荒”,到如今的用工“老龄化”,这都是企业发展不得不面对、不得不破解的一个问题。
时代在变,社会在发展,劳动者的观念意识也在随之进步。新时代务工者早已不是老一辈劳动者的“翻版”,他们的诉求和他们的前辈有了很大的差别。他们除了期待更好的工资待遇,也希望工作能相对轻松,有休闲娱乐时间,希望自己有一份融入感。他们的诉求不再只停留在物质层面,对精神文化也有了更多的诉求。
比如,对一些新时代的务工者来说,他们不再仅仅是为了养家糊口,同样期待在异乡找到家的感觉与归宿,成为城市里的新居民。如果说在前几年,解决“用工荒”、用工“老龄化”可以采取“以钱动人”的办法,那么,在当下,企业恐怕除了“以钱动人”,还得“以诚待人”“以情感人”,用更人性化的环境和条件留人。
要知道,劳动者不等同于经济学中的劳动力,他们不是冷冰冰的创造价值的机器,而是有血有肉有追求、有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的活生生的人。他们有多元的诉求、更高的追求,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也是摆在用工单位面前的一道新考题。我们要做的,不是回避,而是欣然接受、积极应答。除了要提高务工者赖以生存的物质待遇,满足他们情感、归属、尊重与自我实现的精神需求与权益也必不可少。
其实,面对这道考题,很多企业早已用丰富多彩的解法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比如,长兴的“红旗仪表”办起了“小候鸟”培训班,把天南海北的职工子女都接过来一起学习生活,给予了员工亲情的“获得感”。再比如德清县钟管镇美生橱柜有限公司,为了能让员工安心回家过年,一直坚持包车送员工返乡过年,到今年已整整12年。在不少企业面对用工问题的时候,这两家企业却显得十分淡定。
“获得感”,是每个人心中的一种综合感受。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获得感”。在社会的转型期,“获得感”更是有着无比丰富的内涵。如果仅仅是物质上有了“获得感”,精神上却是“失去感”,仅仅是一时有了“获得感”,未来却是“失落感”,这样的“获得感”是不长久的,也是难以留人留心的。
只有不断满足新时代务工者日益增长的新诉求,让他们感到满满的“获得感”,才能最终赢得他们的“芳心”。
我家的年味(一):全家福 “来来来,大家都看向这里,茄子!” 正月初二中午,亲戚们手里提着礼品、怀里抱着小孩从天南海北赶到了姥姥家。七大姑八大姨站成好几拨,原本宽敞的客厅一下子变的拥挤不堪起来。 人们正聊得沸反盈天,不知谁一句“照相师来啦!”大家立刻安静下来…【详细】
浙江:力争三年内消除所有集体经济薄弱村 人民网杭州2月10日电 (王丽玮)今天上午,浙江省农业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浙江计划用今年一年时间消除发达地区全部集体经济薄弱村,三年内消除全省所有集体经济薄弱村。 据悉,2017年浙江省农业工作主要目标是努力实现“两个稳…【详细】
浙江省发布人口发展“十三五”规划 近日,浙江省出台《浙江省人口发展“十三五”规划》(下称《规划》)提出,要在顺应人口与经济发展新特点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人力资本、新型城市化、积极老龄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四位一体”的新型人口发展战略框架和政策体系。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