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自己家乡的特色农产品在网上走俏,我们越干越有信心。”80后叶元挺是杭州建德大同镇的一位蚕桑电商人,他通过各式各样的桑叶、彩色蚕、彩色茧、桑叶茶、蚕丝被等销售,网上年销售产值达到1000万元。“我们把优质的蚕桑产品‘嫁接’互联网,有效推动蚕桑这个传统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叶元挺欣慰地说。
蚕桑产业是大同镇的农业特色产业之一,主要分布在徐韩村等地,桑园总面积7500余亩。近几年,大同镇逐步规范蚕桑产业管理,强化党建服务功能,基本形成“党建+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探索出“蚕桑+旅游+互联网+党建”的乡村振兴之路。
2017年,徐韩桑果采摘园接待游客达9000余人次,仅“五一”三天假期,游客就达4000余人次,桑果采摘游已然成为该镇休闲观光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合作社产的桑葚,颗粒大、口味甜,采摘园的游客逐年都在增加。”带头发展蚕桑产业的徐韩村老党总支书记、大同蚕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国成介绍,他们计划发展蚕丝文化及相关科普教育,通过图片、实物展示和亲身参与等方式,让游客尤其是青少年学习了解蚕成长发育的知识,带动游客深入养蚕农户家中,体验各种与蚕有关的活动,掌握简单的桑叶种植采摘、家蚕饲养方法,培养游客热爱劳动、享受劳动乐趣的优良品质。
谈到蚕桑产业创新发展的规划,叶元挺拿出了一份蚕桑园区建设蓝图,希望通过“电商平台+蚕桑基地”的全产业链电商运营模式,制定蚕桑产品线上标准体系,包括蚕桑产品质量、包装、运输的模块化、标准化设计,促进蚕桑产业线上品牌的确立与普及,推动蚕桑产值增效、蚕农增收、产业转型。
去年以来,大同镇党委逐步推开乡村振兴“党建+产业”双品牌工作,打造蚕桑园休闲观光带,建设具有蚕桑文化特色的活动场所。
大同镇党委在蚕桑基地设立了“红管家”,由村党员志愿者主动担任蚕桑文化的讲解员和宣传员。在蚕桑游旺季,镇里组织党员志愿者为游客充当导游,讲解大同蚕桑的发展历史、产业现状、特色亮点等信息,让游客享受到更为深入周到的旅游体验。在蚕茧采摘上市的农忙时节,他们安排镇村党员志愿者分批为老、弱、病等困难养蚕家庭,开展“结对互助到农家”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劳动力紧缺的难题。
此外,大同镇还率先成立了杭州地区首家农村资金互助社——建德大同桑盈农村资金互助社,解决了农民的融资难问题。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关键在人。大同镇做好“党建+”文章,以“红色党建”带动“绿色产业”发展,使小小的蚕桑业焕发出全新的活力,成为融合一二三产、撬动振兴乡村的“第六产业”。
安吉白茶与乡村振兴2018智库峰会现场。
安吉白茶与乡村振兴2018智库峰会举行 人民网湖州4月9日电 (王丽玮)今天上午,安吉白茶与乡村振兴2018智库峰会在安吉溪龙乡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茶叶专家齐聚,共同探讨安吉白茶产业、安吉白茶文化发展大计。 会上,溪龙乡党委书记易国兵谈到,2003年的今天,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详细】
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人民更坚实。
深入基层解民忧 杭州市“百千万”活动走进百姓心坎 人民网杭州4月9日电 (张丽玮)一年来,4万余名干部累计走访农户近180万户次,召开民情恳谈会近4万次,收集工作性意见建议近4万条,解决各类问题3801件,办理各类民生实事5万余件……一个个数字的背后,是杭州市“百千万”活动看得见的成效。今…【详细】
浙江红船干部学院正式揭牌。
让红船精神永放光芒 浙江红船干部学院正式揭牌 人民网嘉兴4月9日电 (张丽玮)承载着省委省政府的殷殷嘱托,承载着南湖儿女的热切期盼,今天上午,浙江红船干部学院在嘉兴揭牌。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车俊与中央党校副校长、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甄占民共同为浙江红船干部学院揭牌。 浙江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