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 湖州人才工作向长三角一体化大步迈进

2020年06月08日15:46  来源:人民网-浙江频道
 

长三角创业港效果图

6月8日上午,离湖州高铁站不到3公里的一片工地上,礼炮声响,机器轰鸣——这里正举行长三角人才创业港开工仪式。

据悉,长三角人才创业港项目总用地面积约123亩,总投资约13.6亿元,将聚焦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新能源智能汽车等产业,着力建设集人才项目孵化、加速、创业投资、商务配套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型产业园区。这也是今年湖州重点建设的人才平台之一。

顺势而为,乘势前进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地处长三角腹地的湖州,区域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从3月初总书记来湖州视察,到重磅出台重大项目攻坚及招商引才“湖九条”,再到日前圆满举行2020年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湖州一而再再而三地成为媒体的焦点。

就在几天前,湖州市长王纲向近百位长三角最具实力的企业家作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城市“路演”,提到湖州“创谷”的“五谷丰登”计划。而长三角人才创业港就位于其中的西塞“科学谷”的核心区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刚落下帷幕,我们乘势举行长三角人才创业港开工,就是为了以更加主动的姿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市城市集团董事长周建新介绍,长三角人才创业港作为市人才发展集团首推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是落实“人才强市”战略的具体举措,更是紧抓长三角一体化机遇、放大办会活动效应、推动人才工作全链条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关键一招。

随着沪苏湖高铁的开工,湖州同上海的关系从“异地”升级为“同城”,长三角人才创业港等一批人才平台正加速提升湖州人才承载能级,推动湖州成为长三角地区最热的热土、最黑的黑马、最绿的绿地。

主动拥抱,区域共“融”

伴随长三角人才创业港开工的,还有国际人才大厦和湖州人才发展基金等两个项目的签约。前者计划投资28亿元,重点引进总部研发、高校研究院、创新中心、人才项目孵化等平台。后者总规模达5亿元,重点投资“南太湖精英计划”的领军型创业团队和落地湖州的优质人才项目。

长三角人才创业港、国际人才大厦、人才发展基金是湖州坚持产业链人才链资本链深度融合,打出的一套招才引智的组合拳。

事实上,早在2019年初,湖州人才工作就开始谋划如何做好融入长三角的文章。成立长三角首家人才集团、设立湖州上海招商引才中心、开展干部人才交流互派、探索“注册在湖州、研发在市外”的飞地模式……湖州努力构建“战略共融、人才共引、平台共建、高校共通、智力共享、环境共筑”的“六位一体”区域人才合作机制。

目前,湖州已在上海杭州等地建立飞地9个,同上海、江苏等地签约合作平台27个,引进长三角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创新载体21家,有关做法被列入2019年全国人才工作“十佳”创新案例。

用心用情是这座城市的温度

低成本创业之城、高品质生活之城——这是湖州的定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需要的是27个城市各扬所长、形成互补。湖州的优势在哪里?湖州的优势在让人心醉的绿水青山,在相对较低的居住成本,更在以人为本的人才生态。

“如果让我再选一次,我还是选湖州。”高层次人才罗惇表示,他曾多次创业但都以失败告终,最终是湖州的人才政策给了他东山再起的机会,是湖州的人才服务让他作出了留在湖州的决定。

今年,湖州出台“人才新政4.0版”“湖九条”等撒手锏级政策,每年设立10亿元人才专项,为顶尖人才提供最高2亿元资助,为高层次人才提供6个“1000万”精准扶持,还推出高层次人才房票制度,承诺“政府为人才付首付”。

除了真金白银的投入,湖州更重视人才成长成才,开设“南太湖人才学院”,邀请知名企业家、创业导师为人才答疑解惑、分享资源;设立“人才贷”“人才保”“人才投”等金融产品,破解人才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实施“南太湖精英计划”创业企业上市培育工程,为人才企业做大做强铺路搭桥;推出“湖州服务绿卡”,为人才提供衣食住行全方位服务……

在湖州,鼓励创新的氛围、宽容失败的机制给了人才敢闯敢试的底气,宜居宜业的环境、用心用情的服务给了人才扎根湖州的情怀。(王丽玮)

(责编:王丽玮、戴谦)

原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