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放、提质管、主动服

浙江自贸区“朋友圈”越做越大

康梦琦

2020年10月05日13:01  来源:人民网-浙江频道
 

潮涌之江,开放以兴。

在经济全球化势不可挡的今天,开放的空间决定着发展的空间,开放的水平决定着发展的水平,开放的程度决定着发展的质量。

作为连接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大通道,身处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浙江,承担着“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重任。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浙江正努力发挥自身独特的陆海一体优势,对内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寻找内生原动力;对外“走出去”“引进来”并重,积极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实现了从“外贸大省”到“开放大省”的跨越。

一艘30万吨级油轮在岙山中化兴中5号码头卸油。

探索制度创新,三年交出亮眼“成绩单”

蔚蓝海平面上红日冉冉升起,满载货物的巨轮扬帆起航,林立的装卸桥、众多的作业人员,一切都昭示着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浙江自贸区”)稳步发展的速度与激情。

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在这片干事创业的热土上,处处洋溢着澎湃的活力。

作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试验田”“排头兵”,浙江立足长远,坚持先谋后动、通盘考虑、主动作为,绘制了一干到底的自贸区发展蓝图。

浙江自贸区背靠长三角广阔经济腹地,是我国唯一由陆域和海洋锚地组成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也是长江联通外海的唯一通道。

自2017年4月1日挂牌成立以来,浙江自贸区始终把推动产业发展作为建设的重点任务,聚焦油气全产业链,建设国际油气交易中心、国际绿色石化基地等,深入探索大宗商品投资便利化、贸易自由化,为推动浙江高水平对外开放搭建了平台。

从“不产一滴油”到在全球油气领域崭露头角,从连续三年举办世界油商大会到吸引世界油气巨头企业参与投资建设,浙江自贸区用三年多时间,走出了一条“无中生油”“聚气发展”的特色创新开放之路。

今年上半年,在疫情全球蔓延、国内外经济受到巨大冲击的背景下,浙江自贸区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617.9亿元,同比增长116%,外贸增速名列全国自贸区首位。

成绩的背后,是浙江自贸区以口岸通关监管集成改革为突破,所采取的建设数字口岸、打造“一站式”精准服务等系列跨境贸易领域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举措。

为加快口岸开放,浙江自贸区全力打造“一站式”精准服务,打破部门间逐级审批实现并联办理,出台21项通关监管创新举措助力海事产业,出台减免货物港务费、降低锚地受油船舶引航费政策文件,推动惠企政策落地。

为推进外贸企业复工复产,浙江自贸区成立企业复工复产专项组,试点开展油气产业链领域改革创新,加大对跨境电商工作的扶持力度,全力助推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

…………

不以千里为远,不以山高而惧。浙江自贸区始终以建设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为目标,创新制度,完善产业,提升环境,加速奋进、只争朝夕的浙江自贸区昂首阔步而来,破浪前行的高质量发展画卷跃然可见——

三年来,浙江自贸区对外贸易年均增长93%,利用外资年均增长99%,引进了43个世界500强投资和贸易企业。逐渐形成123项含金量较高的特色制度创新成果,其中58项为全国首创,28项制度创新举措被国家层面复制推广,特别是聚焦油气全产业链发展推出了60余项创新制度,通过差异化自主创新探索,获得了更加多元、更高水平的制度创新成效。

鼠浪湖矿砂中转基地

聚焦产业培育,持续扩大自贸“朋友圈”

2017年,浙江自贸区在舟山呱呱坠地;2018年,浙江大手笔谋划推进自贸区2.0版;2019年,浙江打造建设自贸区联动创新区;如今,挂牌三年半的浙江自贸区,再次迎来了重磅“升级”——在全国率先实现扩区!

9月24日,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域正式挂牌。挂牌即出征!作为新加入浙江自贸区“朋友圈”的成员,宁波、杭州和金义片区,大步迈入自贸新时代。

从聚集油气全产业链建设,到新增“五大功能定位”标签,扩区后的浙江自贸区旨在打造以油气为核心的大宗商品资源配置基地、新型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和物流枢纽、数字经济发展示范区和先进制造业集聚区。

宁波片区建设连接内外、多式联运、辐射力强、成链集群的国际航运枢纽;杭州片区建设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金义片区建设国际小商品自由贸易中心、数字贸易创新中心、内陆国际物流枢纽港、制造创新示范地和“一带一路”开放合作重要平台……浙江自贸区扩展区域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促发展,聚焦加快建设自由贸易先行区、数字变革策源地、区域经济新增长极,着力做好创新开放“文章”。

扩区前,浙江自贸区实施范围119.95平方公里,涵盖舟山离岛片区及舟山岛南北部片区。如今,扩大自贸区“朋友圈”,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浙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与动力。

企业是最有说服力的品牌和名片。“自贸区扩区将对进出口贸易起到大幅促进作用,港口业务量也将随之大幅增长。作为一家港口配套公司,我们前景可待、未来可期。”第一批加入浙江自贸区扩展区域的浙江港联捷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吕鹏飞表示,公司将乘着扩区东风,努力推进宁波舟山港全面智慧化港口建设。

作为一家新创办科技型企业,杭州臻视界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出了国内首个基于三维激光且针对公安现场勘查业务的三维可视化平台。在浙江自贸区扩展区域挂牌仪式上,该公司也作为首批入驻企业代表接受了授牌。“入驻自贸区对我们数字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遇。有了国家平台的支持及杭州片区在数字经济方面的政策,我们能更好地对接其他企业,助力其做好数字化转型。”企业负责人蔡起剑说。

作为创新与开放的高地,自贸试验区一直被誉为国家制度创新的“试验田”、动能转换的“加速器”、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而今,省委书记袁家军也赋予了浙江自贸区“重要窗口”示范区的新定位。

站在崭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开放先行地浙江,以“最佳打开方式”再次踩上了时代的鼓点,成为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格局中的重要一环。这也是继前年出台10项新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今年3月自贸区被赋予更大改革自主权后,浙江迎来的又一次重大发展机遇。

从“一枝独秀”到“多点开花”,从初期的摸索前行到如今赋权扩区改革顺利落地,浙江自贸区仅用三年半时间,便以“弯道超车”的速度,完成了从挂牌到全国率先扩区的“跳级”。

保税燃料油供油船为国内外大小船舶注入动力之源,东北亚保税燃料油加注中心正成形。

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对外开放“金名片”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的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

在步入“十四五”的重要节点,在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要进程,在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争当“重要窗口”模范生的重要关口,在自贸区三年试验的收官之年、第二阶段改革探索的开启之年,浙江亟需对外开放高能级平台的有力支撑。

进入“自贸区+”时代的浙江,这道“加法”做得怎样?

企业落户是最好的“投票器”。挂牌三年,浙江自贸区累计新增企业18507家,其中外资企业420家,是挂牌前的2.6倍。

杭州、宁波、温州、金华、嘉兴、台州6市加入自贸区联动创新区,宁波、杭州和金义3片区加入自贸区扩展区域;与上海、江苏等自贸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浙、沪自贸试验区共建大宗商品期现一体化市场……浙江自贸区“1+6+3+N”开放创新格局,也为浙江发展之题赋了高分。

“加入自贸区时,我们的会员企业有228家,现在已经有1716家了。”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汪如朗介绍,仅三年,公司会员企业贸易量就从125亿元增长到了1428亿元。

作为油气全产业链建设的重要一环,这个国际油气交易中心,正是浙江自贸区着力打造的油气交易核心平台。以其为引擎,浙江自贸区在中国率先开展了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资格企业试点,为中国成品油市场化改革闯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子。

“自贸区+”带来的不仅是成员数、企业数及经济总量的增长,更有企业活力的增强和营商环境的显著提升。

从企业准备申报到准予提货,整个流程需要多长时间?在浙江自贸区,这个答案是1分28秒!而“秘诀”,则是其在全国率先开展的进口货物“两步申报”改革。

为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提升国际竞争力,浙江自贸区以数字自贸区建设为抓手,做了一系列“减法”。

上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浙江特色版功能,实现出口退税、金融服务等功能应用迭代升级;创新通关监管模式,推动国际航行船舶通关一体化,成为全国首个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境通关全流程无纸化口岸,船舶进出境申报数据项减少66.7%,通关时间从16小时缩减至2小时;完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证照分离”改革实现全覆盖;实现外资备案无差异跨区域就近、就便办理,企业开办实现常态化4小时办结,企业平均办税时间提速20%以上……

大胆试、勇敢闯、自主改,浙江自贸试验区的“磁场”引力越来越强。

开放的出发点是发展,落脚点还在发展。“十四五”期间,浙江自贸区将继续坚持新发展理念,发挥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叠加优势,对标国际先进规则,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先行先试,实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努力成为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战略枢纽的重大平台。

开放的浙江,将继续敞开大门吸引投资,放开脚步向外发展,力争到2025年率先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到2035年实现更高水平的投资贸易自由化,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的示范区。

美好蓝图已绘就!浙江将勇立潮头,在制度创新、产业培育、营商环境建设的轨道上,全面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奋力谱写新时代浙江改革开放新篇章。

(责编:康梦琦、戴谦)

原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