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埂“吃”虫 夏天“烤”田 减药增产

浙江龙泉小梅省级粮食功能区种出“绿色稻”

阮春生、潘枫

2020年10月18日09:25  来源:丽水日报
 
原标题:龙泉小梅省级粮食功能区种出“绿色稻”

“坚持绿色种植,丰厚回报看得见!”昨日(10月17日),在浙江龙泉市小梅镇黄南村的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区内,种粮大户王登辉喜收今年第一批稻谷,在家门口就被本地电商公司订购了10万公斤,价格比市场价高出20%以上。

“说到‘绿色种植’,大家以为是会降低产量,减产减收。”种了10多年水稻的王登辉捧起一把稻米说,近年来科学防控病虫害,特别是物理治虫的经验表明,绿色种植不仅在减药降肥上节约成本支出,而且增产增效明显。

在小梅镇镇长魏平的带领下,记者一走进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区核心区块,就发现这里的田埂很特别,一块块方正的水稻田被半人高的花卉植物所包围。王登辉解释说:“这些都是蜜源植物,主要以野雏菊、芝麻和香根草为主,花草香气扑鼻,可吸引寄生蜂在这里驻扎安家。而寄生蜂的食物就是田间稻丛的有害幼虫。绿色稻田有了免费的‘清道夫’,自然可以少用甚至不用农药。”

早在2014年,省农科院的吕仲贤科研团队就在小梅蹲点,试验绿色防控技术,形成一套成熟的种植模式和流程。除了田埂种花外,在稻田四周,还布满了杀虫灯,用灯光和性诱剂诱捕飞蛾等害虫。

物理治虫的效果今年特别明显。王登辉说,今年夏天的干旱气候,让稻飞虱等虫害泛滥,虫害属近年来最严重的年份。“病虫害这么严重,但今年稻田用药量与过去传统种植模式相比,却减少了70%!”

他说,传统模式种植的水稻一年要用四到五次药,今年可能还要增加一到两次。“每一次打药,看似将害虫赶尽杀绝,却破坏了自然界的食物链,让下一次虫害来得更猛烈,那下一次用药就要加量,导致恶性循环!”

王登辉说,一亩稻田一次用药的成本约30多元,像他家超过300亩的稻田基地,少用一次药就能省下近千元的成本。

小梅镇是传统的农业乡镇,如今有8000多亩稻田,被誉为龙泉粮仓。魏平介绍说,在省市等农业专家指导下,当地农民还探索出“夏天‘烤’田”的治虫防虫“土方”。

“就是在夏季最炎热、日头最盛的时段,排干稻田里的水,让太阳炙烤持续一周直到泥土发白,然后再放水排水,二次‘烤’田,这样就能将有害虫卵‘烤’死,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几率。”王登辉解释说。

绿色防控,减药种植,让小梅大米成为“放心米”。今年初,小梅镇将试验基地的大米送到省农业农村厅检测,包括农残、重金属在内的26项指标均大幅优于合格标准,达到了欧盟食品标准。

(责编:郭扬、戴谦)

原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