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双区赋能增长极

徐晶锦

2020年10月21日08:58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原标题:双区赋能增长极

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越城区优化营商环境再出新招、实招、强招。近日,《越城区、滨海新区建设全市首位度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出台,全力打造全覆盖、全天候、无差别、数字化、低成本的最优营商环境。

从去年11月29日绍兴滨海新区正式揭牌以来,越城区、滨海新区实行“政区协同、统筹发展、各有侧重、双向赋能”的全新体制架构。一年不到,便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意见,积极探索实施一批具有越城、滨海标识度的改革举措,更是响亮地提出“打造全市首位度营商环境”的目标。不得不说,越城区正在以实际行动扛起创一流营商环境的“首位”担当。

变短板为跳板

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表面上看是经济数据的差距、企业数量和质量的差距,实则是营商环境的差距。

越城区的营商环境好不好?翻开越城经济报表,不难发现:今年以来,民企、外资和人才都在加码越城。

总投资230亿元的8个市县长项目已全部开工;12个产业项目列入第一批省重大产业项目,项目数量、投资、用地分别占全市的63%、74%和65%,目前已开工10个;1-8月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4%,增速全市第一;新引进院士专家5人、国家级领军人才13人、大学生1.8万人;集成电路、高端生物医药两大“万亩千亿”产业产值分别同比增长60%和27.1%……在经济“冷气流”下,奏出了市场“暖气候”的生动乐章。

得到项目、资本、人才的青睐不是偶然,这一现象与越城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努力密不可分。“营商环境是水和空气,水大才能鱼大,空气新鲜才能生机勃勃。”越城区委书记金晓明表示,建设全市首位度营商环境,越城的触角已经从“点”的推动,转为越城、滨海“面”的联动,并进一步触及长三角“体”的促动。

不难看出,面对长三角一体化、浙江省“四大”建设、杭绍甬一体化和绍兴大城市建设等重大战略叠加机遇,越城区正在用政策供给、改革创新叠加优势,提升地处长三角城市的价值优势,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越城投资、创业和生活。

但是,越城区相关部门在调研走访中发现,市场主体反映的“服务保障有盲区”“政策落地有差距”“市场环境有短板”“干部干事有顾虑”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这些问题和短板,影响到了越城的对外形象,成为阻碍发展的“绊脚石”“拦路虎”。此外,经历多轮体制机制调整,越城区的发展环境、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等仍有提升空间。

而放眼全市、全省甚至全国,区域发展已进入“拼环境”时代。一场场优化营商环境的比赛竞相展开,各地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千方百计吸引企业投资、资本汇聚、人才落户。

优化营商环境刻不容缓,迫在眉睫!“必须要把短板补齐,拉长成发展跳板,把弱点补强,打造成竞争支点。”金晓明表示,地区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还是要靠环境。面对越城的优势、条件和机遇,切不可认为服务保障已到位,“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唯有如此,越城‘首位崛起’才可期可成”!

双赋能强优势

较之以往,新发布的这张越城“最强营商环境配方”有何不同?

作为绍兴滨海新区的主要承载地,如今的越城,拥有一个国家级开放平台绍兴综合保税区,袍江、高新两个国家级开发区, 上接第1版 集成电路、高端生物医药两个省级“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是全市第一大平台、全省最高能级产业发展平台。优化营商环境,是高质量高标准建设绍兴滨海新区、破除“两区”体制机制障碍、打通双向赋能通道的“先手棋”。

越城区委改革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实施意见》结合越城区、绍兴滨海新区发展规划,对标国际国内营商环境建设先进经验做法,参照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框架,提出了十个“新”目标任务以及“1+10”重点突破改革举措。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为发展破障碍、去烦苛、筑坦途。

对内,新政立足“两区”职能互补,进一步厘清越城区、绍兴滨海新区各类投资项目审批服务职责边界,放大双向赋能优势。绍兴滨海新区围绕开发建设、招商引资、企业服务三大头部职能,履行46项正面清单事权,实行全流程、全生命周期“一件事”审批服务,实现办事不出区、审批无差别;清单外事项由越城区全面兜底,确保新区“轻装上阵”。

对外,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滨海新区高效运转。在绍兴滨海新区高新、袍江、江滨三大片区均设立政务服务、投资服务中心,集中行使市级、区级部门经济管理权限和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企业、个人在任一网点可办理所有涉企审批。

与此同时,越城区打破过往体系,创新建立“两区”招商引资项目、规划建设、经济统计、干部培养交流、联合督考等八项协同运行机制,加强“两区”相关工作的联系协作和考核激励,构建起工作互补、人员互通、发展共推、责任共担的命运共同体。

企业所盼也是改革所向。聚焦集成电路、高端生物医药两大“万亩千亿”产业,越城区将各设立100亿元规模的政府产业母基金,筹建区级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并以创建绍兴滨海新区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为契机,立足“产业+平台+政策”引才模式,充分用好人才“引育留用管”自主权,让主导产业优势更优、强项更强。

“建设全市首位度营商环境,是推动越城区、绍兴滨海新区人地财等自由流动的重要探索,给予科技改革创新、市场体制机制创新更多‘特权’,真正变政策优势、新区优势为发展内生优势。”区委改革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每项改革举措都明确了牵头领导和责任部门,跨层级、跨区域、跨部门,大家合力啃优化营商环境的“硬骨头”。

活力足引力强

有观察者这样评价,越城经济近年来的亮眼表现,很大程度缘于越城区为各类市场主体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天际汽车是绍兴滨海新区引进的重大先进智造业项目之一,厂门外,3条柏油马路一直通到厂区里。今年,天际汽车厂门口开元路的修通,更为企业的人流、货流带来了便利。

“多亏了新区建设部门,加班加点赶在新车上市前帮我们修通了马路。”天际汽车董事、CPO刘岩说,虽受疫情影响,但今年9月工厂已经开始大批量生产,天际ME7新能源车型将正式上市销售。短短一年半时间里,天际汽车一期占地500亩的工厂全面建成,年产能6万辆,未来滨海新区有望成功培育一条汽车产业链。

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院长兰建平认为,营商环境也是一种资源要素,并且相当稀缺、不可替代。只有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才能释放制度生产力,从而提升整体生产率。而越城区正在用实践证明:营商环境越好,企业活力就越足,城市的吸引力就越强。

“一流营商环境,要从‘用户思维’角度服务企业。”绍兴滨海新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局长陈关正说,对营商环境而言,企业就是用户,“我们要沉下身子,深入到基层、项目、企业一线,弄清需求期盼,打通关键环节,补齐薄弱短板,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不断提高企业的感受度、体验度和满意度”。

在越城区经信局局长郑雪奎看来,《实施意见》不但为越城优化营商环境指明了大方向,更细化了实施路线图,对市场主体、市场环境、政务服务、监管执法、法治保障等进行了细化明确。“可以说,优化营商环境,对于相关职能部门,已不是‘选修课’,而是‘必修课’‘精修课’,必须对标先进,持续创新,重点突破。”

“简政放权”贵在坚持“放管结合”。如何管得更高效、更科学、更到位?“互联网、大数据发挥着重要作用。”越城区大数据发展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将在“掌上办事”、场景化的多业务协同应用、公共数据开放和应用创新等方面实现新突破,为越城营商环境插上“数字化”翅膀。

“干部的作风好坏直接决定了营商环境的优劣。”越城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区委区政府突出强调“抓营商环境就是抓生产力”,就是在提醒各级干部要切实转变作风,真心实意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难点、痛点和堵点,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开局即决战、起步就冲刺。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新的发展优势,形成强大“引力场”,越城区正以更坚定的决心和更大的魄力,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责编:王丽玮、张丽玮)

原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