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集体经济从年收入20多万元到如今790万元

台州黄岩山前村:“幸福村”里话“小康”

沈海珠

2020年10月29日08:30  来源:台州日报
 
原标题:山前村:“幸福村”里话“小康”

“目前,我们正在建设占地67亩的山前小微园区,预计今年年底全面结顶。”台州黄岩区南城街道山前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胜荣说,该园区建成后,村集体收入有望突破3700万元。

从一个破败落后的小村庄到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从最早的年收入20多万元到如今的790万元,再到小微园区建成后有望达到的3700多万元,山前村的党员干部带领村民,谱写了一曲发展的“幸福之歌”。

齐心共建幸福村

如今的山前村是个花园式的“幸福村”。在此之前,山前村却是个集体经济较弱,逢雨必涝的“水窟塘”,村民生活苦不堪言。

2008年,山前村新一届村“两委”班子上任,恰逢黄岩区启动农房改造项目,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彼时的山前村,因为用地规划等历史原因,已经有20多年没建过新房,村“两委”想借这个契机,解决村民住房问题并改善村容村貌。

“那时候的山前村祖孙三代住一间房子很普遍,有些甚至祖孙四代住一间。虽然村民都想建新房,但和周边村子比起来,每个村民手上只有4分田,因此对土地特别看重,征地工作也特别困难。”张胜荣说。

为了获得村民的支持,山前村独创了党员联系户制度,通过一个党员联系5-7户村民,开展征地工作。

干部带头,党员齐心,山前村提早完成了征地签约工作,但村民房屋改造的迫切需求与农房改造项目启动资金的矛盾,成了村“两委”亟需解决的问题。

对此,村“两委”成员聚在老破的村委会办公室里,商量了许久,最后一致同意由当时的老书记张岩荣和张胜荣两个人作担保,村里20多名党员以个人名义贷款,总共贷了650多万元,用于农房改造。

自此之后,山前村的发展进入“快车道”。2009年,山前村建成了第一批小康型住宅房;2012年,山前村抓住契机,引进了多家汽车4S店,通过农贸市场、物流基地、汽车4S店三驾增收“马车”带动村庄发展。

如今,山前村一举摘掉“穷村”的帽子,摇身一变成为年收入达790万元的“富村”,村民每年年底可以享受分红,老人按年纪不同发放养老金,真正实现“幼有所养,老有所依”。

文化点亮山前村

“神圣的土屿府,我们在山前住,祖辈的岁月呼唤,喜看今天的变迁。啊,山前啊山前,我们的家园,这里是贤杰辈出,江河之水后浪推……”这首《山前之歌》由山前村村民张普法作词作曲。

“在村党员干部带头下,现在山前人吃穿不愁、生活无忧,而且乡风文明、邻里和谐,正是这种幸福感激发了我的创作热情。”张普法说。

村民生活富裕了,文化生活也要跟上。2015年初,山前村文化礼堂正式建成投用。这个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室外活动场地2000多平方米的文化礼堂,让小山村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文化梦,村民们的娱乐生活也丰富了起来。

“我们村里人的生活,让城里人都羡慕呢!大家都喜欢来这里跳排舞、打太极、看大戏。”村民王晨红说,她每天都要到文化礼堂跳舞,不仅能打发时间,身体也更好了。

“村文化礼堂建成前,不少村民因没地方玩,有时就在家里打打麻将,上小店喝喝酒,南城执勤民警每月三四次‘光顾’本村。有了礼堂后,村民们跳舞的跳舞,打球的打球,闲时还有一批村民上礼堂交流生意经……眼下,文化礼堂成为村民的好去处,村民间的矛盾也少了。”张胜荣说。

每到夜幕降临,山前村文化礼堂内热闹不已,许多村民在此打球、跳排舞、练书法;不远处的人口文化广场上,村民三五成群,或坐在长廊里读书看报,或沿着湖岸散步聊家常,和谐安乐……

如今的山前,来参观考察的人一拨接着一拨。“我们相信在村干部带领下,日子会过得越来越幸福。”村民张文森说。

(责编:郭扬、王丽玮)

原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