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墙黛瓦石板路,小桥流水傍人家。六年前,古色古香的江南小镇邂逅了与时俱进的互联网。
今天,互联网不仅成为乌镇联接中外的一张崭新名片,更成为了桐乡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城市的根基。
下周一,以“数字赋能 共创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发展论坛”将在浙江乌镇举行。随着“乌镇时间”的再一次临近,记者随行走进桐乡,聆听数字经济动脉的跳动,触摸智慧城镇给市民带来的切实红利。
打造数字经济发展“黑土地”
直径7微米的细丝以每秒60米的速度从高处飘落,而后72根细丝拧成一股长丝;一旁,一台“头”上长出了一根激光“触角”的机器人在每个工位前来回移动……在新凤鸣集团的飘丝车间,搭载了8K工业相机、5G网络全副武装的5G飘丝质检机器人已然成了主角,它承担起了车间的日常巡检任务。
“一根细丝的直径只有头发的1/10,高速运动中,如果出现飘丝、飘杂的情况,依靠人的肉眼很难分辨出来。”企业工程师伍晓强说,以前工人每半小时就要拿着手电筒,对着机器仔细检查,而现在借助5G网络,机器人眼睛“看”到的视频能够实时传输至后台,工人就可以迅速找到具体位置并进行处理。
5G飘丝机器人
作为智慧应用的技术支持方,中国移动5G项目团队驻扎在工厂办公,经过双方大量沟通交流,测试论证,5G飘丝机器人系统从最初的1.0版本迭代升级到了当前3.0版本,正在朝着4.0多机器人协作系统演进。
困扰化纤行业几十年的飘丝和飘杂难题,被5G解决了。这不仅填补了行业空白,更让企业每年直接受益超千万元。
新凤鸣集团信息技术部主任朱云强告诉记者:“飘丝车间的5G飘丝质检机器人和卷绕车间的落桶机器人都大大减少了人力,提高了效率,就以卷绕车间为例,以前每八个位置都需要安排一位工人进行人工落桶,现在每条生产线只需要一个落桶机器人——IGV小车就可以了,还能提升效率。IGV小车的‘智慧之眼’还能够实时监控生产过程各环节,及时发现设备故障、人员操作质量,为质量事件回溯,提供辅助判断。”
新凤鸣的“蝶变”只是桐乡深耕数字经济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桐乡始终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致力打造数字经济发展“黑土地”。
通过聚焦集成电路、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桐乡加快推进世界互联网产业园、中国电科乌镇基地等园区建设,通过乌镇核心驱动,高标准打造乌镇大数据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及乌镇大道科创集聚区。总投资10亿元的浙江乌镇大数据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数字经济小镇开园后,经信、环保、市场监管等公共服务部门入驻服务,投资项目审批不超过90天。截至6月底,数字经济小镇注册企业超200家,数字经济主导产业占比达90%。
在一批优质项目拉动下,数字经济动能澎湃,今年上半年桐乡市新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285家,总量达2235家。新增上“云”企业716家,实施数字化改造项目816个,实现了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城市数字化的互促共进。
数字经济,已然成为桐乡最鲜明特征。
让互联网元素融入文化基因
“哪一条游玩路线最适合我?”“今天乌镇的菜价怎么样?”……在乌镇人民公园的入口处,一块电子屏总是能吸引不少市民游客驻足、互动。
“可别小看它,这是AI公园管家,市民游客们可以通过红外传感器与AI进行语音交互,询问关于乌镇的各类知识。”乌镇人民公园讲解员沈悦介绍,乌镇人民公园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为进一步展示乌镇发展和世界互联网大会溢出红利,提高本地居民生活幸福指数,今年8月乌镇人民镇府对公园进行智慧化升级改造,打造了全国首个新基建“5G+智慧互动体验线上线下一体化公益性生态公园”。
改造后,传统的公园更具有了一份现代感。
园内,一块“会唱会跳”的大屏吸引了几十位“全副武装”的大婶与其互动起舞。
“以前来跳舞还要自带录音机和音乐,现在跟着广场里的AI虚拟广场舞装置就可以直接开跳了!”舞罢一曲,银杏社区的罗金毛就忙不迭地给这广场舞装置点起了赞。
她是公园的常客,几乎每天都会来这里跳舞、散步。今年十月以来,她的劲头更足了。“现在,我们广场舞小组里已经有40多人了,大家积极性都很高!”
公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设备还增加AR舞蹈,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舞蹈教程然后进行教学,同时大屏装置配置高清摄像头,市民们还能在大屏中看见自己的舞蹈动作。
市民体验AI虚拟广场舞装置
“一边锻炼,一边还能给手机充电!”分水墩村的李翰林大爷只要一得闲就往公园里跑,“改造之后,许多新颖的设施,即便是我们这种老同志都爱不释手。”
李翰林最常使用的就是公园的AI虚拟骑行装置,他说:通过骑行,大家的运动数据,都在能量柱上展现,速度越快,运动量越大,能量数值越高,自己随时都能和老伙伴们PK一下体力!
除了“爆款”的设施,公园的配套也“智慧”了起来。
园内的“5G+智慧垃圾桶”,可以识别可回收垃圾,自动实现垃圾分类。通过图象识别技术,垃圾桶可以识别出可回收的垃圾,如塑料瓶、易拉罐分类进可回收垃圾桶,其余收入其他垃圾。
“智慧垃圾桶依托太阳能充电,其次,它本身还有深度学习功能,投入垃圾的种类它都会通过5G物联网联网实现在线比对并记录在案,不能识别的垃圾经过三次投放后就可以在云端识别了。”乌镇人民公园讲解员钱美禾告诉记者,除了垃圾桶,“5G+无人便利店”能让市民们实现进出商店和购买商品无需扫码、认证等额外操作,在选取完毕商品并离开商店时就可自动完成结算。
作为本届论坛配套工程,公园通过智能方式提升了惠民实用服务质量。根据初步统计,公园升级后总游客比原先增加了30%,特别是外地游客增加了50%,从后台数据也可以看到许多本地居民几乎天天来公园“打卡”。
着眼于打造“365天永不落幕的世界互联网大会”,本次论坛新建的“一馆一园一场”将推动互联网元素更深地融入乌镇的文化基因。
在谭家湾云上农业试验场,通过数字孪生技术,试验场内农业场景的关键要素数据已全部“上云”,建构出一个“农业大脑”,管理员通过电脑就可以精准控制水肥配比、调节温度湿度;互联网科技成果展示馆也将在论坛期间正式开放,其主题展区将聚焦“当下”,从应用场景入手,打造数字治理、智慧城市、新基建、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五大板块,实现365天开放,常态化展陈世界互联网发展的科技成果。
造慧治理平台助力城镇治理
走进位于中国电科乌镇基地的“云享乌镇”运营中心,一张大屏网罗了22个部门系统的数据。通过大屏显示,可以直观的看到热门景点之间的实时客流及热力分布、游客属性及来源地、逗留时长等相关数据。
“它是全镇的‘中枢大脑’,一旦遇到突情况,相关部门就能通过该系统迅速联动,展开应急处置。”乌镇管家联动中心主任张常春介绍到,借助一张基于真实场景1:1构建的数字孪生三维全景地图,“云享乌镇”平台可对城镇运行态势进行综合感知,实时掌握灯杆、监控、无人机、水闸等物联设备的运行状态。
“云享乌镇”运营中心
“乌镇管家联动中心”最早组建于2017年,是集线上、线下功能于一体的社会治理综合指挥平台,通过线上整合各部门信息平台,线下成立“乌镇管家”联动队,实现了社会治理“一网联动”。
为了更好地接待游客、进行有效的社会治理,乌镇于今年启动了智慧城镇建设3.0版本迭代升级计划。围绕建设线上治理平台和线下多元共治体系两大目标,目前,“云享乌镇”全域治理平台已投入使用。
升级后的“云享乌镇”运营中心全面拓展了“乌镇管家联动中心”的平台功能,并通过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赋能,进一步提高城镇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智慧生活体验。
其中,智慧安防版块充分发挥了“5G+AICDE”技术,通过机器人与移动指挥中心一体化系统,实时调取视频数据实现人脸、车牌、关键物识别,全面保证居民安全。
“为了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提升巡查效率。我们还于近期建设了无人机巡查平台,设定了巡查路线。”云享乌镇智慧治理平台工程师谢海清告诉记者,此外,其它一些设备也已接入了平台。比如,已经接入了环河路44路实时监控。目前,还在对接子夜路、隆源路等重点路段近60多路监控视频。
据介绍,建设“云享乌镇”平台旨在打破数据壁垒、优化管理层级,促进数据汇集融合,同时在线下构建一套多元共治新体系。
在前期的探索中,乌镇已经蓄积强大的群众力量。
“在全镇108个网格和8个行业中,我们挑选组建了包含3724人的‘乌镇管家’基层自治队伍,管家在解纷争、清环境、疏交通、报险情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张常春给记者列了一组数据:今年以来,乌镇管家上报安全隐患、案件线索等信息8357条,信息处置率达99.9%。
此外,游客、居民还可以借助 “乌镇管家”app或小程序,实现危险一键报警、设备一键报修,各类社会治理问题一键上报。
依托线上智慧治理平台和线下多元协同新体系,乌镇正在努力实现一个“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浙江义乌发放自贸区内首本“集群虚拟注册”营业执照 人民网杭州11月17日电 (张丽玮)近日,义乌市开合进出口有限公司负责人俞函怿拿到了新的营业执照,这也是义乌自贸区范围内首本“集群虚拟注册”的营业执照。“我们公司主要经营龙眼、榴莲等食品进出口业务。”俞函怿说,“从自贸区获批起,我们就在筹备…【详细】
浙江龙泉:打好“组合拳” 聚力“稳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给就业工作带来的影响,浙江龙泉积极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按照“以保促稳、稳中求进”的工作思路,全力打好加快恢复和稳定就业政策“组合拳”,切实解决群众最基本的需求。 今年1至10月,龙泉全市城镇新增就业…【详细】
浙江龙泉全面打赢“消薄”攻坚战 “村强,则民长富;民富,则国久安。”集体经济薄弱是全面小康路上的“拦路虎”。为破解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近年来,浙江省龙泉市坚持因村制宜,使出真功硬招全力打赢“消薄”攻坚战。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从“贫血输血”到“多功能造…【详细】
科技创新引领龙泉菌菇产业高质量发展 现年72岁的叶圣益称得上是龙泉食用菌产业的“老前辈”“发明家”。自1987年辞去公职,返乡投身食用菌行业以来,30多年间,他凭借着刻苦钻研,创造了新型袋料香菇栽培技术,改变了传统木材培育方法,每年可节省3000多立方米木材,不仅带领村民实现…【详细】
生态环境赋能龙泉乡村文旅 共奔“小康路” “最近我们生意很不错,每天能接好几个旅游团咧,也有好些慕名而来的散客。”面对蒸蒸日上的经营环境和形势,浙江龙泉竹垟畲韵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负责人宇小斌兴奋地说,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乡里的路变宽了,环境变美了,居民的收入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详细】
浙江出台全国首个直播电商行业规范标准 人民网杭州11月17日电 (艾宇韬)近日,记者从浙江省委网信办获悉,为推动建立健全电商领域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推动电商直播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浙江省网商协会制定出台了全国首个直播电商行业规范标准《直播电子商务管理规范》。 《规范》…【详细】
浙江衢州化工厂火灾明火已基本扑灭 系桶装高沸物进入燃点引发流淌火 人民网衢州11月10日电 (金忠耀、张帆、王萧萧、张丽玮)今天上午10时10分,衢州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中天东方氟硅材料有限公司火灾处置情况。 11月10日上午,衢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金忠耀 摄 会上,…【详细】
2020年亚运会全部场馆将实现绿色供电 11月9日,亚运会电力供应和保障可持续性管理体系认证证书颁发仪式在杭州亚组委举行,国家电网获央企首个可持续性发展管理体系认证。这意味着,杭州亚运会全部场馆都将用上绿色电能,在亚运史上也是首次。 杭州钱江世纪城亚运核心区内,继“大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