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高新区(滨江)治水工作再上新台阶 幸福河湖科技助力

富威玲

2020年11月19日20:32  来源:中国网
 
原标题:杭州高新区(滨江)治水工作再上新台阶 幸福河湖科技助力

  2020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15周年,也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2013年以来,浙江以“两山”理论为指引,拉开了一场“绝不把污泥浊水带入全面小康”的“五水共治”攻坚战,自此,之江大地的江河湖泊海洋便开始了由“脏”到“净”、由“清”到“美”的蝶变。

  伴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提出的“要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建设“幸福河湖”成了助推“两山”转化的生动实践。对于杭州高新区(滨江)来说,“五水共治”工作推行以来,滨江的水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共开工建设治水项目500余个,累计投资约50亿元,西兴街道、长河街道顺利完成“污水零直排街道”创建验收,白马湖被评为省级“美丽河湖”,太庙桥河、庙后王河、永久河被评为市级“美丽河道”,高新区(滨江)有望建成全省首批“污水零直排区”。

  那么,在高新区(滨江),高新企业与高新技术的蓬勃发展,究竟是如何具体赋能治水工作的呢?

  科学布局,前端感知更全面。高新区(滨江)区内河道多为人工开挖,存在断面规整、河道顺直、坡度小、水流缓慢的情况。为此,高新区(滨江)科学优化区内水系布局,按照引得进、流得动、排得出的要求,依托7个排灌站(闸)和3个“清水入城”项目建设,不断打通断头河,加强坑塘、河湖等各类水体自然连通,形成了以北塘河为界的“二进二出”(华家排灌站和浦沿排灌站进,江三排灌站和铁岭排灌站出)和“二进一出”(十甲河闸和风情河闸进,建设河排灌站出)的科学水系格局,实现辖区内生态水系大贯通,水体流动性进一步增强,水体自净能力进一步提高。同时积极加强前端感知设备建设,已在各类河道关键节点建设河道水质自动检测站18个、河道流量监控站7个、河道雨水监测站12个、管网水位监测站26个、河道视频监控点位64个、智能感应井盖628个,配合无人机、无人船的日常巡查,形成了一张“水陆统筹、天地一体、点面结合”的检测监控网络,全面实现对水环境、污染源、生态状况等河道环境要素实时自动感知,为后续管理与决策提供坚实基础。

  数据赋能,日常管理更智慧。近年来,高新区(滨江)紧紧围绕“数字滨江”建设,大力推进数据赋能治水的滨江实践。不断加强平台建设,构建滨江治水云平台,将原有的智慧河道、智慧管网、水务GIS、防洪排涝预警等系统全部纳入该平台体系中,通过打通数据壁垒,实现各治水数据的互联互通,提升各类涉水事件的感知、决策、预警、调度与控制能力。在智慧管网方面,通过雨水、污水、给水“三水合一”的GIS地理信息系统和排水设施运行监控系统,实现全区雨水、污水、给水的运行、监控、调度,包括静态的管线查询、管线统计、管网分析等功能。在防洪排涝预警方面,将全区分成了80万个网格,通过搭建大数据模型,接入实时雨水工情监测数据,形成完备的防洪排涝预警体系,全面监控辖区河道水文、水质、实时环境及雨水管网水位等信息,可在内涝发生之前,精准部署各类防涝举措。在引配水方面,在各个排灌站加装水质浊度自动检测仪和自动处理装置,根据钱塘江江水浊度变化情况,对引入的钱塘江原水进行预处理,自动调整和优化引水预处理措施,依据河道生态流量,引“清水入城”,科学开展引配水工程。

  政企联动,创新动力更强劲。高新区(滨江)在借助高新技术产业优势,不断深化“科技治水”成果的同时,也积极为各类高新企业提供更优营商环境,努力激发高新企业的创新热情。在去年举办的首届“政企联动·科技治水”论坛上,赋予浙大中控、聚光科技、海拓环境、贵仁科技等32家企业“科技河长”的新身份,不仅为河道的治理难点提供了专业技术支撑,也为科技企业治水新成果提供更多实景应用机会,打造“滨江设计、滨江制造、滨江建设、滨江运维”的一体化应用模式,实现对企业的反哺。贵仁科技的建业路净水项目、中诚环境的西兴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聚光科技探索建立的小型“海绵城市”等一批具有前瞻性、试点性的治水项目生根发芽。今年6月份,高新区(滨江)又成立了“科技治水联盟”,旨在加强区内企业交流与政企联动,促进企业更好发展,不断向全国输送科技治水的“滨江模式”,切实增强企业的创新动力与国际竞争力。

  全民参与,治水合力更紧密。高新区(滨江)不断深化河长体制,扩充治水力量,形成以政府为主,社会广泛参与的“1+N”治水队伍,“N”即指“民间河长+企业河长+科技河长+护水志愿者+河小二”的全民“河长制”模式。目前除区、街、社三级河长队伍外,全区共有90人的民间河长队伍、45家企业河长队伍、32家科技河长队伍、36支共412人的护水志愿者队伍以及全区各高校、中小学参与的“河小二”。高新区(滨江)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微信公众号、网络等载体,扩大五水共治的知晓率和参与度,推进治水成果转化,密切关注各类举报及曝光信息,发动群众开展社会监督,提升群众满意度。举办各类有特色的治水活动,如趣味徒步赛、皮划艇亲子活动、“五水共治”追梦人广场舞大赛、美文征集等活动,加深群众对“五水共治”的了解,把“五水共治”与群众普通生活紧密相连,提升群众获得感。 

  因水得名,拥江发展。优美的生态环境,“水清岸绿”的水环境已经成为高新区(滨江)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各类高端人才来此创业、就业,成为高新区(滨江)建设国际一流高科技园区的重要底色。

  未来,高新区(滨江)将进一步深化“科技治水”模式,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科技创新,加快成果转化,进一步优化升级“科技治水”体系,不断擦亮“科技治水”这块金名片,努力展现“数字滨江”魅力,为“幸福河湖”建设提供滨江经验,贡献滨江力量。

(责编:王萧萧、张丽玮)

原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