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宁波宁海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年04月07日14:41 | 来源:人民网-浙江频道
小字号

近年来,宁波市宁海县人民法院立足审判职能,创新商事纠纷解决机制,致力于以“最低成本、最少环节、最高效率、最优流程”营造竞争有序、诚实守信的营商环境,当好优化营商环境“守门人”,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借力商会“共享法庭”

助力行业规范经营

“想不到这么快就收到被拖欠的货款了!”某灯具公司负责人程先生激动地说。

2019年1月,宁海一家汽配公司向四川某灯具公司订购了一副模具。后合同履行陷入僵局,2022年3月,灯具公司将汽配公司诉至法院,要求解除合同,并要求汽配公司支付定作款。

案件受理后,汽配公司以对方未按约交付合格模具为由,提起反诉要求解除合同,并要求灯具公司返还已经支付的货款。

承办人经审理发现,模具已基本完工,尚未完成抛光打磨。但因合同长期搁置,开发模具的老员工早已离职,灯具公司现没有能力完成对模具的抛光打磨工序。

由于模具未交付的主要责任在汽配公司,汽配公司应当接受模具并支付对方模具款。因模具还需进行抛光打磨,如何认定该笔费用成为案件处理的难点。

为了节约当事双方时间,提高办案效率,承办法官利用商会“共享法庭”平台,就市面上同等价值、规格模具抛光工序的价格进行询价,根据询价结果,与双方当事人沟通,最终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近年来,宁海法院加强与工商联的协作,共同谋划,走访调研,在县内与9家商会设立“共享法庭”,配备商事法官,协力化解民营企业纠纷。同时,该法院积极搭载“行业协会+法官”服务站、民营企业司法服务联络站、商会“共享法庭”等平台,探索行业协会、商会参与案件调解、事实调查等机制。

2022年以来,宁海法院共走访模具等五个行业协会和252家企业,召开服务民营企业座谈会20余次,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100余次。

借力“当事人一件事”

助力重点工程持续推进

2018年5月,蒋某和两个朋友与李某签订《合作协议》一份,约定四人合伙开发宁海某村事宜,约定四人分别占股比例。后李某注册一人公司即宁海县某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2019年4月,该公司获批案涉地点的项目开发权,且用地指标已获批。蒋某等三人为该项目的获批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李某以三人未实际出资且与三人之间尚有未结清的借款为由,否认三人的股东身份,拒绝为三人显名。

双方协商未果后,蒋某等三人将该公司与李某诉至宁海法院要求确认享有该公司的股权。同时,李某起诉要求解除四人签订的《合作协议》。

考虑到双方之间矛盾较为激烈,难以共同经营公司,宁海法院积极组织双方沟通调解,最终以一方支付对价,另一方退出公司经营的方式达成调解方案。

2022年,宁海法院全面深入了解县域内产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情况,积极参与化解项目推进中的矛盾纠纷,保障重点项目顺利推进。该法院充分运用系统思维,以保护诉权、减轻诉累、节约资源为目标,优化诉讼流程,实现矛盾纠纷的源头解决、实质解决和一次性解决,并建立案后回访溯源机制,对近5年民营企业涉诉案件进行分析研判,制作《涉企案件分析及防范指南》。

2022年以来,宁海法院对11件涉企案件进行回访溯源,发送司法建议5份,采纳率100%。

借力“财产保全”措施

助力企业资产盘活

2022年,某资产公司起诉某酒店等6名被告金融不良债权追偿纠纷案,因酒店账户被保全冻结,经营收入无法使用,当时又正值旅游旺季,该案另有2名被告被羁押在不同监狱,且其案件审理时间较长,而且该案有抵押财产,经评估后,资产足以覆盖借款本息,宁海法院引导酒店以抵押财产的方式提供反担保,并解除银行账户冻结。

宁海法院对涉企案件严格审查保全必要性,充分运用反担保置换、保全财产临时解封融资等措施,依法平等保护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避免诉讼中的保全措施导致企业经营陷入困境。

借力破产程序

助力危困企业重获新生

宁海法院完善破产案件识别机制,积极适用预重整、破产和解、个人债务集中清理等手段,帮助危困企业和企业主获得新生。

2021年5月,宁海法院裁定受理宁波某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破产清算一案。管理人接管后,在承办法官指导下,积极寻找债务人名下车辆,辗转宁波慈溪、象山、宁海等地完成财产处置工作;提起追缴股东出资诉讼,参与股东间股权转让纠纷;配合债权人做好债权转让以及促成最终和解协议的达成,和解协议已获债权人全票表决通过。该案中,和解协议的履行由公司控制人严某以个人财产清偿,普通债权清偿率达到100%,清偿金额达750余万元,并明确了履行期限。

2022年以来,宁海法院受理“立转破”“审转破”2件,审结破产案件24件,盘活房产约9.73万平方米,土地538.82亩。(彭羚)

(责编:叶宾得、王丽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