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首批跨省村级河长“上任”

日前,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与福建省的松溪县、政和县成功签约“行政边界区域跨省河长制工作合作协议”,全面形成跨省的县、乡、村三级河道联治机制。随之,丽水市首批跨省村级河长正式“上任”。
“为了共同守护一湾清泉,我们三个县在这里再续盟约,这对于闽浙两地人民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在签约仪式上,松溪县水利局副局长、河长制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艾代斌说,20世纪90年代,庆元壮士断腕,摘除当时占全县财政收入三分之一的造纸厂、染化厂、水泥厂三朵“金花”,开展五水共治,将一湾清水送入松溪。“同饮一江水”,让两地的百姓结下了守望相助的深厚情谊。
2014年,随着一座“亲水亭”在庆元县竹口镇新窑村落成,更是见证着浙闽共护一江水的成果。此后,庆元县、松溪县、政和县开展了一系列治水行动,但由于两省治水标准不同,省际边界水系互通,河湖巡查管护难度大,治水沟通协同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
为进一步疏通治水“梗阻”,2017年至2020年,两省三县不断探索,先后联合下发了《建立边境环境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协作机制的实施方案》《建立服务松源溪、乐溪流域生态保护工作协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并建立闽江源头水质联合检测与预警机制、水环境污染纠纷协调机制、工作会商和交流机制。
近年来,浙闽两省先后成立志愿者护河队2支,累计开展三县联合治水护水主题活动5次、巡河2万余人次、巡河3万余公里,联合处置涉水重大问题3起。经过接连不断的努力,庆元县境内的安溪水质及松溪下游的国控断面年平均水质均保持在II类标准以上。
此次再续盟约,更是跨省边界治水的深化和创新。
“以前签订的联防联控协议是县级层面的,较为宽泛。发现问题后,在相应部门之间协调、沟通再到落实耗费时间长,导致应急处置反应较慢。而现在通过建立河道,村级、乡级、县级河长联防联控机制,河长们发现问题,可逐级上报,具体的责任人明确了,应急处置就快了。”庆元县河长制办公室副主任宣伟栋表示,乡级河长和村级河长还可以直接协商在上下游开展交叉检查、共同巡河、协同处置发现的问题等情况,这样既消除了上下游管护的“盲区”,也打通了上下游管护末端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使上下游的管护链条更加清晰明了。
据悉,浙闽两省三县将进一步组织召开跨省联席会议,协同商定上下游全流域“一河一策”方案制定。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