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文化共富”样板 杭州临平俞樾纪念馆正式开馆

历史文化名人是一个地方的特殊精神印迹,是珍贵的文化资源。8月28日,历时近一年半建设的杭州临平俞樾纪念馆正式开馆。通过文字、图片、实物、裸眼3D、浮雕、场景再现、多媒体展示等多样的方法,该馆全面展现了俞樾的硕儒风采,以及他与临平的故事,力求让名人文化“活”起来。
俞樾是清末著名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著有《群经平议》《茶香室经说》等多部文学作品,章太炎、吴昌硕等人皆出自其门下。他在临平启蒙求学、组建家庭、做进京赶考准备,度过了近30年的时光,并将临平视为自己的故乡。
为进一步打响这一文化品牌,临平联合复旦大学持续推进俞樾文化研究与传播,连续两年召开了俞樾文化学术研讨会,并举办了《俞樾全集》新书发布会。2022年11月,经过前期筹备,临平俞樾纪念馆正式动工建设。
“我们将俞樾纪念馆选在缸甏弄,一来是因为缸甏弄2-3号是临平城区唯一的清代历史建筑,二来是因为这里毗邻俞樾在临平时的寓居之所。”临平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俞樾纪念馆建筑面积约700平方米,我们严格按照‘修旧如旧’原则进行了保护性修缮。“馆内分为“不与桑梓异”“临平岁月”“儒林宗硕”“长留天地间”四个部分,为观众提供全视角、沉浸式的观展体验。
本次临平俞樾纪念馆的开馆,也从空间上和内涵上与杭州俞曲园纪念馆、湖州德清俞氏文化展示馆、湖州德清俞平伯纪念馆形成交流呼应,是俞氏文化传承研究的又一可视化成果。
活动现场,临平街道还发布了2023年俞樾书香系列评选活动,举办了临平俞樾研究中心、俞樾文化共建联盟成立仪式。在随后举办的俞樾文化座谈会上,相关专家学者、俞樾文化共建联盟成员单位围绕“俞樾文化传播创新转化”展开了研究讨论。
作为一座历史名人纪念馆,临平俞樾纪念馆既生动讲述了俞樾与临平的故事,也反映出临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未来,临平街道计划将其打造为“网红”文旅”打卡“地,使之涵盖国学、书画、古琴、制香、茶饮、研学等元素,成为文化临平的又一张“金名片”。
接下来,俞樾纪念馆也将依托俞樾文化研究中心等平台,与其他各馆开展课题研究、学术交流、文化寻根等活动,深化俞樾文化研究,进一步传播临平本土文化与地域形象。同时,临平将进一步深入挖掘和阐发名人文化的思想理念和当代价值,让更多名人及其文化真正走出历史、融入当代,打造“文化共富”临平样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