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创新宣教方式 提升服务质量

宁波余姚“组团式”帮扶护理团队打出健康教育“组合拳”

胡张远
2023年09月22日16:22 | 来源:余姚新闻网
小字号

近年来,宁波余姚“组团式”帮扶护理团队在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人民医院驻点帮扶过程中积极创新探索,运用“双语云宣教”“多媒体移动宣教”“回授法宣教”“漫画宣教”,以及义诊、术后回访等多元化宣教模式,开展延续性医疗服务,打出健康教育“组合拳”,全力帮助当地开展健康素养、疾病预防、康复促进等健康知识教育。

健康宣教视频让宣教工作从护士站向病床边延伸

“现在我们通过视频学习腹式呼吸……”近日,在昭觉县人民医院内一病区,住院病人吾各(化名)一边观看手机屏幕上的“呼吸功能训练”动作,一边跟着视频中的彝语讲解练习起来。

这是余姚“组团式”帮扶护理团队策划组织、昭觉县人民医院护理部共同打造“云宣教”模式的一个场景。患者只需用手机扫描健教二维码,就能观看专业且形象的健康宣教视频,大大提高了患者对宣教内容的理解度和接受度,同时避免重复宣教、节约时间成本,有效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在“云宣教”项目总负责人、余姚“组团式”帮扶护理团队成员韩丹萍的指导下,目前视频库素材已达近30个,内容涵盖急救技能、疾病预防、患者康复训练、医院制度等,范围扩展至所有临床科室。每个视频都由医护人员自编自导自演,并创作彝语版,更有利于彝族同胞理解宣教内容。

当天,在同一病区,还有两名患者及其家属围坐在移动护理车旁观看健康宣教视频,余姚“组团式”帮扶护理团队成员韩璐萍在一旁进行专业指导。

据了解,“多媒体移动宣教站”模式是该院内一病区护士长吉比阿洛及科室成员,针对病区患者年龄大、数量多、文化水平低等特征,专门打造的。该模式利用移动护理车播放视频,打造“多媒体移动宣教站”,具有灵活、快速、有效等优点,实现健康宣教工作从护士站向病床边延伸,通过图文并茂、形象具体的宣传内容,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健康知识。

多元宣教模式助各类患者有效获取健康知识

“对,按这样做……”在昭觉县人民医院内二病区,余姚“组团式”帮扶护理团队成员刘葵葵和昭觉县人民医院护士长八且作古木正采用回授法(Teachback健康教育模式),指导一位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注射笔的操作。

据介绍,回授法是指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疾病健康宣教,之后要求其用自己的语言将所学知识进行复述反馈,以便护理人员及时了解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对未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再次宣教,以达到提高患者掌握率的目的,是一种双向信息传递模式,适用于部分年龄较大、理解能力较弱、记忆力较差、接受能力不强等特点的患者,可以让其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出现明显改善。

在该院骨科病区,当地护士吉果阿梅正指着宣教区漫画,向患者讲解术前准备等内容,患者不时点头以示理解。这是该病区开展“漫画宣教”的一幕。

据了解,近期骨科病区成立了以余姚“组团式”帮扶护理团队成员韩燕娜为组长的“漫画宣教”小组。护理人员一起编制宣教图片,将疾病知识、饮食指导及运动方式等宣教内容通过插画形式生动地表现出来,再加上护理人员的详细讲解,有效提升了患者对于健康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此外,余姚“组团式”帮扶护理团队成员吴娟娟、陈水君还积极参加昭觉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开设的“母婴宣教课堂”,每月组织病房和门诊的孕产妇及其家属,进行针对妇女生育和婴儿生长发育的特殊时期预防保健指导,通过母婴宣教,普及相关科学知识,提高孕产妇的保健意识和能力。

“南丁格尔式”护理让服务从医院延续到“家门口”

余姚“组团式”帮扶护理团队来到昭觉县人民医院后,迅速加入当地“南丁格尔志愿者”队伍,将院内护理服务延伸至院外,让患者在出院后仍能享受到优质护理服务。

从在义诊中为当地患者检测血压、血糖,发放健康宣教资料,讲解疾病预防措施,到前往患者家中进行术后回访、健康指导,余姚“组团式”帮扶护理团队全程深度参与,积极提供优质服务,和当地医护人员一起做好健康宣教和健康管理工作。据统计,2023年上半年,余姚“组团式”帮扶护理团队已参与志愿者服务6次,受助人数达1100人。

据了解,余姚“组团式帮扶”护理团队将继续与昭觉县人民医院护理团队协力共行,努力提供优质服务,让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和贴近社会,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责编:艾宇韬、王丽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