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衢州柯城开展健康土壤培育 助力农特产业提质增效

郑晨、颜雯婷、刘烨珏
2023年10月24日09:54 | 来源:衢州日报
小字号

10月19日,笔者来到衢州市柯城区石梁镇,在浙江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鸡尾葡萄柚28号大棚内看到,个头大、青色带黄的果子挂满枝头,并将于11月中旬成熟。“大棚内的土壤,多亏了开展健康培育,你看,果子的品质更好、产量更高了,今年又是丰收年。”工作人员丁慧琴说。

据悉,因部分橘园长期偏重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过分依赖农药、化肥、除草剂等,造成土壤有机质降低、土壤肥力下降、土壤酸化加重、土壤板结等问题,使柑橘根系发育不良,肥料利用率降低,树势差,免疫力降低,抗逆能力降低,果实品质逐步下降。

“土壤健康了,橘树才能健康。”公司负责人郑振华说,2022年11月,在柯城区农业农村局的支持和浙江农林大学专家的指导下,公司在鸡尾葡萄柚28号大棚开展土壤健康培育试验示范工作:为解决土壤养分失衡、酸化等问题,增加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投放渔业废弃物贝壳粉制作的商品有机肥和农业废弃物生产的碱性有机肥;合理控制肥料投入量,根据土壤有效养分含量以及柑橘需肥特性,优化柑橘专用配方及配套的使用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施用蚓多肽复酶有机肥、生物有机肥等,激发柑橘促生菌,优化土壤微生物功能。

土壤健康培育成效颇丰。“去年大棚内产出的鸡尾葡萄柚,获得衢州柑橘擂台赛一等奖和浙江柑橘类精品杂柑。当年,大棚产10万公斤鸡尾葡萄柚,每公斤售价提升至12元至20元不等,销售额达100多万元。”郑振华说。

得益于土壤健康培育工作的,还有位于该区万田乡下蒋村的另一处家庭农场。

“原先我种植的7个黄瓜大棚,由于土壤有机质低、线虫病高发导致蔬菜卖相差,2021年甚至‘颗粒无收’。”该家庭农场负责人吴金山说,2022年下半年,柯城区对全区家庭农场60余个蔬菜大棚、51亩土地实施土壤健康培育试验示范工作,尤其是对5个线虫病较严重的黄瓜大棚加大培育力度,适量投入贝壳粉有机肥、生物有机肥,增加了土壤微生物含量,缓解了线虫病发病率。2023年,黄瓜产量同比可增20%,亩产0.75万多公斤,按2元/公斤售卖,亩产超1.5万元。

据了解,2022年,柯城区列入浙江省建设土壤健康培育试点县(市、区)名单,是衢州市唯一试点县(市、区)。当年,柯城区便在航埠镇、沟溪乡、石梁镇、万田乡等4个乡镇内具有典型土壤障碍因子的耕地(园地),选择7家农业特色产业,如柑橘、蔬菜、水稻种植等主体开展健康土壤培育,核心示范区面积460亩,实施示范区面积2000亩,辐射推广面积1.2万亩,针对不同作物土壤健康评价指标及体系,开展耕地土壤健康体检,采购并施用商品有机肥、贝壳粉有机肥、生物有机肥等800余吨,研究适合不同作物、土壤类型和障碍程度的健康土壤培育技术。

根据浙江省建设土壤健康试点县(市、区)实施方案,接下来,柯城区将继续对石梁等7个乡镇的12家特色产业主体,开展健康土壤培育,以土壤健康实现农产品健康。

(责编:艾宇韬、王丽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