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图片

铜陵市义安区:亩均论英雄 “寸土生寸金”

2023年11月08日11:12 |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小字号

一边是用地紧张,好项目无法落地扩产;一边是不少土地厂房长期“沉睡”……

如今,在铜陵市义安区,在“亩均论英雄”的改革浪潮中,昔日暮气沉沉的厂房土地正在重新苏醒,以新的价值维度参与产业竞合,成为制造业提质增效的新风口。

义安区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梅建广

义安区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梅建广摄

近年来,铜陵市义安区深入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多措并举盘活低效闲置土地,破除低效供给,腾出发展空间,引导资源要素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集中,让每寸土地用在“刀刃”上。

今年7月,在安徽省“亩均论英雄”改革能力提升培训暨工作现场会上,铜陵市义安区作为2022年全省“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有力、成效明显的县(市、区)之一在大会上作经验交流。

10月20日,安徽省发改委网公示全省省级经济开发区亩均效益领跑者遴选结果。铜陵义安经济开发区入选省级经济开发区亩均效益领跑者(培育期)名单。

显然,义安“亩均论英雄”的改革之路,正愈行愈远。

张奎贵尝到了“远”的甜头。

作为安徽真谱轨道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真谱轨道”)的负责人,最近,他的忙碌肉眼可见:一方面需着手生产的各项事宜,另一方面还因为位于义安经开区的新厂扩建工作已进入“倒计时”。

安徽真谱轨道“旧”厂房变身新厂区。人民网 陶伟摄

安徽真谱轨道“旧”厂房变身新厂区。人民网 陶伟摄

近年来,这家从事铁路设备制造的企业订单陡增。“我们的产品在韩国、土耳其、非洲的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很受欢迎,之前厂区的产能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张奎贵表示,公司需要尽快扩大产能。

安徽真谱轨道的“饥饿感”在铜陵义安区得以满足。

这里,一片约63亩的土地此前“沉睡”多年。“以前是一家工贸公司,主要从事塑胶制品、服装、体育用品的制造、销售。”义安区相关工作人员介绍,2011年该公司挂牌受让了63.21亩土地,拟建厂房55409.96平方米。受市场和客商投资决策调整的影响,该项目未能按计划建成,现状仅建设了基础框架,导致土地和厂房长期闲置。

在义安经开区的促成下,安徽真谱轨道最终通过竞拍购得这片园区。“新厂区产能比老厂区扩大一倍。”张奎贵对企业未来发展信心十足。

日前,走进安徽真谱轨道,新建的钢结构厂房即将收尾。“原有厂房比较符合我们生产需要,只需简单修整就能投产。”张奎贵打算新厂区11月投产。

事实上,这是一次“多赢”的尝试。

其一,安徽真谱轨道既能在短时间扩产,又减少了新厂建设的投资。“比重新建厂房节省半年左右,成本也至少省了200万元。”

其二,义安经济开发区受偿对原有工贸公司历史债权385余万元,并收回欠付的土地使用税311余万元。

其三,解决拖欠施工工人多年的工程款599万元,有效化解了矛盾。

当然,“多赢”并非凭空而来。

作为铜陵东向发展的门户,义安区成为铜陵市接受长三角经济辐射的战略前沿。而辖区面积795.7平方公里的义安区,规划工业用地仅有10平方公里左右、利用率达60%以上,土地资源极其稀缺珍贵。

义安对于“亩均论英雄”改革的“渴望”可想而知。

为此,义安区坚持“综合评价、分类施策、扶优汰劣、提档升级”工作思路,深入开展拉网式排查,厘清辖区内企业生产经营、项目投资、土地使用、债权债务等情况,全面掌握辖区内已关停破产、停产或半停产等闲置企业。根据梳理筛查情况,建立闲置资产项目“户口档案”,详细标注项目特点、闲置原因、自身优势、招商意向和存在的困难等相关信息,实行动态跟踪管理,清理一户、销号一户。

同时,义安区坚持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并重,研究出台亩均效益评价系列差异化政策,对于评价结果靠前、发展潜力较大的企业,优先配置奖补、项目、用地、用能等要素资源,对亩均效益不高的企业加大调控整治力度,倒逼企业上进,2022年差异化兑现工业转型升级财政奖补资金2700余万元。发布区金融支持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白名单,通过政银企对接会累计签约亩均贷款超28.8亿元。

工人们在生产线上紧张忙碌。梅建广摄

工人们在生产线上紧张忙碌。梅建广摄

值得一提的是,营商环境的“加码”,也让义安区成为不少外地企业迁往的目的地。

“我们考察很多地方,选择铜陵义安区,跟‘人’有很大关系。”日前,安徽星贝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女士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初企业来义安区考察选址,令其吃惊的是,“他们能对我们的产品了解得如此之深。”

一定程度上,这也是义安“饥渴”的一个缩影。

从“地毯式”排查低效闲置土地并建立“户口档案”,到差异化政策激励,再到营商环境的加持,义安“亩均论英雄”改革效果斐然:2021年以来,全区共处置低效用地2123亩,盘活企业37家。(陶伟、万伦)

(责编:孙鹏、康梦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