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台州:科普路上一个都不少

2009年以来,台州“科普大篷车”深入600多个校园、社区和文化礼堂,服务群众36万余名

张笑川雨
2023年12月09日09:09 | 来源:台州日报
小字号

12月6日,为期2天的2023年度全国科普大篷车工作交流会在台州临海举行,30多个省(区、市)分享工作经验,共同研讨《全国大篷车项目考核管理暂行办法(讨论稿)》。

为推动全国科普公共服务公平普惠、促进基层公众科学素质提高,2000年,中国科协打造了“科普大篷车”科学传播公益品牌项目,23年来,逐渐成为基层科普工作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自2009年启动以来,台州市科协科普大篷车项目已经走遍了全市9个县(市、区),深入600多个校园、社区和文化礼堂,行程123580余公里,服务群众36万余名,打通了基层科普服务的“最后一公里”。2020年,获中科协授予的科普大篷车项目“明星车队”称号;2021年,获中科馆普惠之星提名奖;2022年,获“筑梦·流动十年”中国流动科技馆项目优秀单位。

深度联动,夯实“科普之基”

“没想到我们平日里看见的神奇科技,很多都已经运用到粮食种植上了。”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当天,台州市科协联合台州市农科院把“科普大篷车”开进台州温岭市箬横镇第三小学,让学生们近距离了解现代农业发展和农科机械设备原理。

2023年2月,台州市科协推出了大篷车进校园申报制度。学校提前1个月申报,台州市科协根据学校需求,整合市县优质资源,多部门合作,将科普大篷车开进校园。“申报制度实施仅1个月,我们一学期的活动档期全部约满,学校满意度达100%。”台州市科协副主席金哲蒙说。

当前,台州共有科普大篷车9辆。其中,市本级大篷车共有常规科普展品60多件,乐聚群舞机器人、无人机、机器狗等智能化设备55件。为了促进科普资源均等化,各县(市、区)之间实现了展品联动共享。2022年,台州市科协被确定为“科普大篷车区域资源共享中心试点”后,进一步强化对大篷车科普展品在市域范围内的分配、调度和轮转,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

为扩大活动覆盖面,台州市科协还专门成立科普表演二队,配备乐聚群舞机器人、机器狗、编队飞行无人机,作为科普补充力量,有效缓解重点区域、偏远地区,以及科普“旺季”大篷车资源短缺的矛盾。

精准供给,打造“科普样板”

探索与创新、生命与健康、科学与实验、航空与航天……日前,台州仙居县安岭乡中心学校的100多位师生走进台州市科技馆、台州海洋世界,学习科学知识。

“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让青少年享受到优质的科普资源,也让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基层,尤其是山区、海岛对优质科普资源的渴求,因此,我们的活动会优先向偏远地区的学校倾斜。”台州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阮吉敏表示,寒暑假期间,科普大篷车还会去到农村和社区文化礼堂,为留守“小候鸟”送上科普表演和科学实践。

针对偏远地区孩子科普资源匮乏问题,台州市科协还打造了台州特色的品牌活动——“苔花行动”,以研学实践、在线云课堂等科普教育活动,让更多边远地区、海岛和特殊学生有机会享受优质均等的科普教育。

2023年3月,台州市科协组织台州市特殊教育学校100多名师生开展研学活动。“科学课程在普通学校是必修课,在特殊教育学校只是兴趣拓展课,配套的教学资源比较少。这样的活动能够帮助孩子们开拓视野。”台州市特殊教育学校科学老师胡洁说。

(责编:叶宾得、康梦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