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南浔:发挥人大代表力量 解锁乡村振兴“密码”

近日,湖州市南浔区石淙镇人大代表、石淙镇强村公司负责人陈永峰一有时间就盯着手机。看着APP里显示溶氧、水质、温度、水位等数值一切正常,陈永峰笑着说:“现代智慧养鱼技术太便利了,利用手机就能监测数据,既节约了人工成本,也实现了效益增长,综合效益能达到塘养的10倍。”
手机APP显示着水产养殖监测数据。南浔区委宣传部供图
现代智慧养鱼技术是什么?离开江河湖海塘,在圆桶里也能养鱼,赋予了新时代渔业发展更多可能。
据了解,石淙镇花园湾村生态农业蜂窝鱼场由石淙镇强村公司负责日常运营,占地10亩的大棚内放满了各种规格的大圆桶,并配置102套智能蜂窝养殖系统。现在,该渔场一年的总利润将近100万元,进一步壮大了集体经济,当地村民的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蜂窝渔场的欣欣向荣离不开村民们的坚守。“其实刚引进这个项目的时候,大家心里都没有底,看着每天不断捞起的死鱼苗,很多人都打起了退堂鼓。”陈永峰回忆道。专业的问题还得交给专业的人员解决,他将这一问题通过人大代表“浔”忧活动向石淙镇人大反映,引起人大主席团的重视,石淙镇人大立即安排有关专家奔赴现场为村民解决难题。
专家们走访发现,部分鱼苗死亡是由于桶内供氧量不足。根据专家们的建议,蜂窝渔场迅速进行技术调整和改造,在1米多深的圆桶里安装进水口、排水口、增氧盘、喷嘴、传感器等设备。同时,在圆桶外面设置恒温机、制氧机、微滤机、生化桶等设备,在解决供氧不足问题的同时,实现了在圆桶内全过程养殖成鱼。
养鱼圆桶里安装了各式设备。南浔区委宣传部供图
不仅如此,现在蜂窝渔场还配备了智慧养鱼APP,在手机上就可以清楚看到养鱼桶里面的溶氧、水质、温度、水位等数值。“只要点击APP上的自动投喂,机器便立即开始作业。”陈永峰介绍,“利用智慧养鱼技术,我们在减少土地占用面积的同时,能够成倍提高产值。”
如今,蜂窝渔场通过控氧、恒温、水循环等智能技术,实现了规格标准化的高密度养殖,渔场内102个圆桶1年能产30万尾成鱼,是湖州地区同等水塘面积养鱼数量的10倍。“除了效益翻倍,我们还吸引了3位大学生返乡就业,解决了附近8位村民的日常就业问题。”陈永峰笑着说。
聚焦民生关切,解决群众所盼。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石淙镇人大将继续把推动乡村振兴作为人大工作服务大局的重要抓手,发挥好代表“双岗建功”作用、加强人大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代表的履职能力和水平,发挥人大代表骨干表率、桥梁纽带和监督促进作用。(倪傲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