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打造关于营商环境意见建议的直报机制
嘉兴秀洲:以“小切口”推动营商环境“大突破”

“太给力了!我们企业目前正要扩大产能,项目投资需求迫切,本次供地及时解决了我们在土地方面的需求。”嘉兴秀洲区人大代表、浙江某股份公司董事长徐云明近日说起此事时满是感激。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和群众最有发言权。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2024年初以来,秀洲区人大常委会坚持“有需必应、无事不扰”,创新打造关于营商环境意见建议的直报机制,充分吸纳“金点子”,切实解决企业实际需求,不断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
“企业重大产业项目需要落地生根,现在用地保障成了难题,政府如何破解?”在秀洲区四级人大代表助力三个“一号工程”、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专题座谈会上,徐云明针对目前企业面临的困难发问,秀洲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进行了现场解答。会后,秀洲区人大常委会将该意见建议交办后,秀洲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第一时间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商议方案,扎实推动土地出让工作平稳有序发展。
找准问题“小切口”,解决企业“大难题”。2024年一季度,秀洲区强化企业经营要素供给,供应国有建设用地28宗,完成年度任务亩数的92.6%,排名嘉兴市前列。
记者了解到,秀洲区人大常委会不定期召开与优化营商环境相关的座谈会,邀请省市区镇人大代表、有关政府部门座谈交流,为优化营商环境出谋划策。同时,还积极发动人大代表奋勇争先,双岗建功,打造“本职+履职”模式,围绕优化营商环境,走访接待选民群众,积极参与执法检查、专项监督、视察调研等工作,高质量提交闭会期间建议。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在各镇、街道设立营商环境观察点,并在最醒目的位置贴上了意见建议收集二维码,同时利用基层人大代表联络站、人大网站、微信公众号、‘代表嘉’、浙政钉人大代表群等载体加强宣传,方便群众、企业‘码上提’,有问即提。”秀洲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截至目前,秀洲区人大常委会通过多种渠道扫码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已达200余条;在已经召开的3场营商环境座谈会中,收集到各类意见建议23件。针对收集到的意见建议,秀洲区人大常委会对提出的问题列单督办、及时反馈促改、事后回访核实,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做到立足人大职能,‘零距离’收集营商环境领域突出问题、征集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意见建议。”秀洲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说,接下来,他们将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为秀洲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人大力量、展现人大作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