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让百姓看病更便利

宁波奉化:“组团式”医疗帮扶铺就彝乡“健康路”

徐琼、林盛吉、周文丹
2024年07月02日14:00 | 来源:潮新闻
小字号

  近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人民医院党委获评“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这是榜单中唯一的县级医院,也是开展“组团式”医疗帮扶的省级和国家级重点帮扶县中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医院。

  翻开甘洛县人民医院就医体验反馈表,一句句满意记录在册,上千条反馈信息承载着来自甘洛百姓的认可。数据显示,2024年1至5月,门急诊人次与2023年同比增13.94%,住院人次增6.67%,手术台次增25.19%,业务收入增11.46%,这些喜人改变的背后,是奉甘两年来开展“组团式”医疗帮扶的硕果。

  “浙江经验”上线,就医更方便

  55岁的吉克大爷因不识字,汉语也不流利,之前就医都是等子女来了后才办理手续。自甘洛县人民医院入院“一站式”服务和床旁结算服务推出后,出院患者结算排队时间从30多分钟缩短到现在的3分钟。

  如今,吉克大爷在护士的帮助下,在科室里早早办理好了出院手续。吉克大爷的子女得知后十分惊讶:“太方便了,以前出院要拿着一堆资料到楼下办理,结算窗口又排满了人,现在在科室就能办理出院。”

  奉甘“组团式”医疗帮扶以来,甘洛县人民医院借鉴“浙江经验”,着力开展智慧化医院建设。甘洛县人民医院完成了全院5G网络铺设,为智慧化医院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先后建成清廉医院建设智慧化管理系统、SPD耗材管理平台、设备管理系统、管理智慧平台、智慧化门诊药房,引进全自动生化检验流水线和自动采血系统……

  待甘洛县人民医院第二住院综合大楼建成后,将以天桥形式打通门诊综合大楼和两幢住院综合大楼,实施全院药品、耗材、标本、病例、被服等物流机器人自动运送,极大降低医院物流成本和方便患者。

  从服务优化到硬件升级,甘洛县人民医院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流程,提高诊疗效率,实现患者就医便利化,让群众有“医靠”。

  织密“健康网”,专家送到家门口

  路再远,也要让山里的百姓看上病。为解决甘洛百姓不了解、不方便、路太远的就医困境,奉甘“组团式”医疗帮扶队长、甘洛县人民医院院长金海英结合浙江运行成熟的医联体经验,在甘洛县田坝镇因地制宜推出新型医疗联合体之甘洛模式,将医院专家送到老百姓的“家门口”,让患者真切体验到来自县医院专家的医疗服务。

  同时,甘洛县人民医院以村医为媒介,以组或社区为单位建立健康科普微信群,点对点将医院的医疗技术、健康科普等信息送到群众眼前。从2023年8月到2024年3月,历时51天,义诊团队走完全县127个村,义诊服务5733人次,切切实实通过“末梢式”微信宣传和全覆盖式义诊将健康送到群众“家门口”。

  针对甘洛县人民医院“五大中心”创建难题,2023年12月,两位奉化专家在48小时里,跨越2千多公里抵达甘洛,协助甘洛县人民医院制定符合自身环境和地域特色的制度流程,零起点的创伤中心和卒中中心有了跨越式发展。

  “经过周挺老师现场指导,我们卒中中心在院内急救流程上有了很大突破,以前患者入院到溶栓可能要2小时左右,现在最短41分钟。”甘洛县人民医院卒中中心负责人范兴强说道,2024年1月至5月成功溶栓了12位脑梗患者。

  数字跑腿,填补多项空白

  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在数字医疗上,奉甘“一拍即合”,牵手打造县域协同救治体系网络,建立以县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基础的区域救治网络体系,实现同质化诊断服务。

  在“组团式”帮扶契机下,甘洛县人民医院推出“云胶片”服务,并与县域内有放射影像检查设备的田坝卫生院和中彝医院进行数据联通。

  基层医院可以通过远程平台将影像数据和图像上传至数据中心,由县人民医院放射科诊断医师通过云平台阅片并出具诊断报告,再将结果传回各基层医院,让患者享受到“拍片在“家门口”、诊断在县医院”的全新体验,实实在在为基层群众提供了便利。

  线上看报告单的“一小步”,是数字医疗向前迈进的“一大步”。而随着心电诊断中心、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医学检验中心、病理诊断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全县医疗资源共享”五大中心建成,甘洛县人民医院在凉山州内率先实现覆盖全县医疗机构的“心电一张网”和“影像一张网”。

  据统计,2024年上半年,心电诊断中心诊断共13857例,其中乡镇卫生院1112例;医学检验中心检验检查量154882人次,并开展微量元素、血铅、HpV、结核耐药基因、胃功能三项等检验类新技术,填补多项检验空白。

(责编:孙鹏、王丽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