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农行浙江省分行:以优质金融服务助力越韵悠扬

2024年11月07日16:11 | 来源:人民网-浙江频道
小字号

几曲小调似水,传颂百年江南。1906年,越剧在绍兴嵊州诞生,当时称为“小歌班”,后传遍全国,改称越剧。2006年,越剧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饱受一方水土的滋养。

今天,回到越乡嵊州,重走越剧之路,追寻其起源、传承、创新的足迹,每一次变迁里,都有农业银行的身影。这些年,农行人见证了一个村落的重生、一个产业的腾飞和一座小镇的焕新,而他们自己,也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守护人。

一个村因越剧而“重生”

嵊州东王村,是越剧的发源地。哼了一辈子越剧的村民李秋顺,致力于推广越剧老调。他说:“让成千上万的观众来村里看表演,是村民们的梦想。”

甘霖镇东王村古戏台上演精彩演出。中国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供图

甘霖镇东王村古戏台上演精彩演出。农行浙江省分行供图

但是,组一个民间越剧团并非易事。李秋顺说,因为资金不足,很多村民空有一把好嗓子,没能施展开来。

常跟村里戏迷打交道的农行绍兴嵊州崇仁支行网点负责人张赛帅发现,他们大多是个体户,前期资金不多,如果没有演出,剧团就没有收入。

2022年,为解决越剧产业融资难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该行发放了第一笔“百花贷”。有了“启动资金”,一帮业余爱好者聚拢了,有人买戏服,有人挑乐器音响,剧团张罗了起来。很快,就有同样爱唱戏的村民来农行咨询。

从小听过越剧,但深入研究这行当,张赛帅也是头一次。他请教了民间艺人,研究生意模式。张赛帅得知,除了政府补贴,有时候人家办喜事,也会付钱请他们唱戏,“他们有盈利的空间,一般一两年就能还完贷款。”

乡村越剧联赛活动现场人头攒动

乡村越剧联赛活动现场人头攒动。农行浙江省分行供图

这几年,在政策和金融支持下,嵊州的村民唱戏热情高涨,自发形成了100多个戏迷角。每逢节假日,越剧迷们便会慕名赶来。

张赛帅去看过民间表演,演员多是50岁左右的村嫂,专做小规模演出,虽然上了年纪,但演得很卖力,一晚上能唱3小时。

“越剧不仅国家支持、老百姓喜欢,我们也很乐意支持民间越剧团,希望通过创新金融产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蓬勃发展。”张赛帅说。

一个产业因越剧而“腾飞”

离东王村25公里的黄泽镇,有一个产业因越剧而崛起。

当地美春戏具公司的车间里,机器发出轰隆声,在真丝布面上飞快运转,12个线头同时翻飞,不出几分钟,就绣出一朵精美的牡丹花。

一针一线,绣出了繁花,也绣出了一个繁荣产业。曾是农行绍兴嵊州临城支行网点负责人的高建国,看着它们一步步成长起来。

十多年前,美春戏具的旧厂房,建在老车站边。高建国记得,那是个家庭小作坊,只有40平方米,放满缝纫机,连个落脚地都没有。

后来,戏服厂搬进新厂房,有了规范的流水线生产。黄泽镇上,慢慢聚集了二三十家戏服企业,分工做帽子、鞋子和衣服。

戏服展示

戏服展示。农行浙江省分行供图

彼时,美春戏具还没名气,仍在租用场地,缺钱买设备。厂长姚益力和高建国说,订单排到了几个月后,赶都赶不过来。看着火热的车间、繁忙的工人,高建国看见了希望。

很快,公司得到了来自农行的30万元贷款。姚益力买了新机器,招了工人,生意蒸蒸日上。

农行绍兴嵊州市支行客户经理走访戏具生产公司车间

农行绍兴嵊州市支行客户经理走访戏具生产公司车间。农行浙江省分行供图

2021年,该公司搬到了更大的厂区,又得到农行130万元的贷款。厂里还接单做各类地方戏服、国风服饰,销量蹭蹭上涨。

有一件事,高建国觉得很自豪。他发现,以前来镇上买戏服的都是上年纪的老戏迷,现在下单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年轻。

“这两年市场扩大了,随着国风、民族文化兴起,戏服产业也跟着腾飞,是农行在我们背后推了一把。”姚益力说。

向上门走访服务的客户经理介绍戏服

上门走访服务的客户经理听取戏服介绍。农行浙江省分行供图

目前,农行绍兴分行为越剧相关产业和个体户提供的贷款超过2000万元,大多集中在越剧之乡嵊州。

一个小镇因越剧而“焕新”

“十八里相送到长亭,你我鸿雁两分开。”一幕戏曲作罢,阵阵掌声响起。在嵊州越剧小镇,雕梁画柱的古戏楼里,正在上演《十八相送》。

走在小镇里,处处能感受到古老的越剧焕发出的新容颜。白墙黑瓦之间,搭起快闪舞台,越剧演员从人群里走出来,和观众零距离互动。古戏楼边开了咖啡馆,戏服展馆隔壁是文创餐厅。

开园之初,越剧小镇运营方负责人陈艳玲直言“压力很大”,除了前期数亿元的建设投入外,每一场演出也都在“烧钱”——演员、舞台、设备都是不小的开支。

“越剧+文旅”,真能做起来吗?最初,农行嵊州市支行对公分管副行长张李锋有些担心。但他观察了几年发现,小镇在不断创新中,慢慢有了“造血”能力。节假日里,这里涌入大批年轻人,身穿汉服、马面裙。特别是春节期间,越剧演出场场爆满,餐厅包厢全部订满。

越剧小镇全景图

越剧小镇全景。农行浙江省分行供图

这几年,小镇还创新了“文旅+农业”模式,为镇上居民配送自种的蔬菜瓜果。“我们想通过优质的服务,吸引更多人住到小镇来,把越剧文化传承下去。”陈艳玲说。

“靠农业和文旅紧密融合,小镇有了稳定的现金流,能让越剧更好地发展。”张李锋说。在小镇走了无数趟之后,嵊州农行人有了底气,发放了第一笔1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支持小镇建设。

如今,小镇营业额逐年增长,人气也越来越旺。“有了农行的支持,我们能不断创新运营模式,把产业越做越大。”陈艳玲说。

作为一方乡土文化,越剧和文旅的碰撞,还有更大的想象力。

嵊州唐诗之城局部图

嵊州唐诗之城局部图。农行浙江省分行供图

“我们正在将金融服务的触角,延伸到越乡文化振兴的方方面面。”农行嵊州市支行行长李武民说,在“嵊州·中国唐诗之城文化旅游开发项目”启动后,支行为项目授信固定资产贷款8亿元,2024年已发放首笔固定资产贷款350万元。

根植越剧之乡,守护百年曲调。越剧的风貌几经更迭,而农行的坚守一直未改,搭台、唱戏,以优质金融服务助力越韵悠扬。(何泠瑶、吴鹤鸣)

(责编:叶宾得、康梦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