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社区助餐点烹出“幸福味”

“开饭喽!”上午10时30分,在杭州市上城区春江花月小区接待大厅幸福助餐点,随着打菜师傅一声吆喝,红烧大排、素炒青菜、毛豆炖豆腐、炖鸡腿等20余种菜品热气腾腾地展现在排队就餐的老人眼前。
看到此番场景,记者忍不住感慨,生意蛮好的。幸福助餐点负责人赵曼听后骄傲地说,“每天,幸福助餐点就餐的人有100多位。”
“我要两荤两素,扫码付款。”89岁老人孙鑑良掏出手机,驾轻就熟地购买餐票。
“给您打7折,一共是17.5元,您扫这里付款。”说着,收银员将餐票交到孙鑑良手中。
孙鑑良购买餐票。人民网记者 张丽玮摄
拿着餐票,排队的孙鑑良打量着当天的菜品,定下想吃的午餐。“以前,中午基本就吃一个菜,做多了吃不了。”餐桌前,孙鑑良停下筷子与记者话家常,他的两个女儿分别在中国香港、新加坡生活,曾经最放心不下的便是他的吃饭问题。
“现在有了幸福助餐点,我每天都是两荤两素,吃四个菜。”说着,孙鑑良拿出手机向记者展示每日向女儿报备的记录,“你看,女儿回复说‘老爸今天也吃得挺好啊’。”
吃上一口舒心饭菜,对老年人来说是件幸福的事。然而一个多月前,这里的老人还在为吃饭问题发愁。
2024年10月,一位家住春江社区的网民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反映该社区60岁以上老人吃饭难,希望政府能帮忙解决老年食堂问题。
留言截图
上城区紫阳街道在回复中表示,通过积极挖掘和对接辖区周围餐饮企业,确定在春江花月小区会所一楼一处空闲的场地设立助餐点,既能解决辖区老人吃饭的需求,又避免了烧菜过程中产生油烟对附近居民造成影响。
杭州市上城区春江社区党委书记何牧介绍,该社区占地面积288亩,现有60岁以上老人960余位。2024年12月20日,幸福助餐点正式试运营,有效解决了社区老人吃饭难题,受到了居民普遍好评。
一辆餐车、几张桌椅,助餐点看着简单,背后的工作可不小。何牧告诉记者,最先想到的是在社区外面找一家餐饮店,但符合要求的、最近的店铺也在1000米以外,“对老年人,尤其是上年纪的老年人,还是不方便。”
综合评定下,何牧选择以助餐点的形式解决社区老人就餐难题。通过与小区物管委协商,最终将助餐点定在小区一楼接待大厅。
谁送餐?幸福邻里食堂(木场巷店)。何牧解释背后所考虑的因素,“我们选了兄弟社区的幸福邻里食堂,一方面,店里的菜每天都留检,食品安全有保障;另一方面,店铺有厨师、服务员,不用专门为了助餐点去雇佣人员,能降低助餐点的运营成本。”
幸福邻里食堂(木场巷店)负责人赵曼得知春江社区的需求后率先报名,“邻里食堂运营不容易,有政府补贴的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多方开源,提高利润空间。助餐点的设立对社区和我们来说,是双赢的事。”
助餐点菜品不定时更新。人民网记者 张丽玮摄
为了更好地服务社区老人,助餐点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和饮食习惯,推出了个性化的餐饮服务。例如,对于患有糖尿病的老人,助餐点会提供少糖或无糖的菜品;对于需要高蛋白饮食的老人,助餐点则会增加肉类和豆制品的供应。
“这里的菜都是少油少盐,符合老年人的健康需求,而且还有打折优惠。”71岁的孙梅琪表示,中午的两荤一素,打折后只要14元。
助餐点解决了老年人的用餐问题。人民网记者 张丽玮摄
60至70周岁老人享受8折优惠、70至80周岁老人享受7折优惠、90周岁以上老人享受5折优惠……助餐点的实惠实打实。
助餐点的运营也得到了社区志愿者的大力支持。他们轮流在助餐点值班,帮助老人打饭、收拾碗筷,还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送餐上门服务。
“国家给我发退休金,我也想给社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我们志愿者帮忙干点拖地、收拾碗筷这样的杂事,助餐点能节省员工,降低运营成本。”志愿者服务队负责人朱树坚笑着说,“助餐点很好,希望它能长久地开下去。”
志愿者帮忙盛紫菜汤。人民网记者 张丽玮摄
除了餐饮服务,助餐点还成为社区老人交流互动的场所。老人们在这里不仅可以品尝到美味的饭菜,还可以结识新朋友,分享生活点滴,享受温馨的社区氛围。
“现在,我每天吃得好,以前的同事都羡慕咧!”采访最后,孙鑑良骄傲地说道。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