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湖州:以科创之钥开启未来之门

《关于加快建设创新湖州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的实施方案》出台

徐震
2025年03月16日09:20 | 来源:湖州日报
小字号

  湖州日前出台《关于加快建设创新湖州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的实施方案》,其中提出未来目标:到2027年,全市科技创新能力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到2030年,湖州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长三角科创枢纽城市和全国人才创新创业理想城市全面建成,湖州成为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创新型城市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当下,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城市之间的比拼愈发激烈。”湖州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方案》正是为未来科技创新谋篇布局,全力塑造湖州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科技创新产业创新需要深度融合。《方案》提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次培育机制,推动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科技企业集群。同时,深化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通创新,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高校院所联合攻关,解决产业共性需求,推动企业牵头重点科技项目占比80%以上。在建立市场导向的成果转化机制方面,《方案》提出,实施科创平台“伙伴计划”,建立“平台+高校+企业+产业链”结对合作机制等举措。

  当下,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未来产业成为焦点。《方案》提出,聚焦人工智能、先进能源、北斗智驾、精准医疗、低空经济、前沿新材料等重点方向,建立“四个一”培育机制,即一家牵头单位、一个科研平台、一支专项基金、一批应用场景,争取国家、省重大生产力在湖州布局,加快形成具有湖州辨识度的未来产业。

  一艘艘科技“舰艇”如何成为“产业集群”?《方案》提出,建设南太湖科创走廊、推动高新区创新能级跃升、打造长三角未来技术导流区。具体路径上,提出推动“上海研发+湖州制造”模式,建立创新券通用通兑、科研设施开放共享等机制,共建长三角高校技术转移联盟,深化与张江高科、临港集团等合作,共建沪湖产业合作园区,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金西翼”。

  科创种子的孕育,需要更适宜的“土壤”。《方案》提出,将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贯通机制,有效破解人才流动的瓶颈制约,淡化户籍、社保等要求,强化相关要素保障和配套政策支持。同时,建立人才“编制在高校、科研在平台、转化在企业”的“双融双聘”模式。同时,对重点高校院所及创新型企业赋予人才认定自主权。

  在强化创新要素供给上,《方案》提出,整合总规模不少于200亿元的新质生产力基金,吸引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同时,建立重大科技项目要素保障联审联批机制,面向新质生产力项目用地需求,探索推行新型产业用地供给;对符合产业发展导向的高科技、高成长性项目,通过“单独供”予以保障合理用地需求。

(责编:叶宾得、康梦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