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打造安全生产信用体系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贵局的信用支持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近日,韩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专程向宁波市应急管理局送上了锦旗。这一场景是宁波市通过安全生产信用体系建设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企业获得感的一个缩影。
2025年2月,宁波市正式实施《宁波市安全生产信用等级评定及分类分级管理办法(试行)》及《宁波市安全生产不良信息信用修复管理办法(试行)》,依托智能化信用管理平台,构建起覆盖10万余家企业的安全生产信用体系。该体系以宁波市安全生产委员会为核心,统筹30余个部门协同联动,打破传统“单打独斗”监管模式,实现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动态监测与风险预警一体化管理。
信用等级采用A(优秀)至E(严重失信)五档划分,创新引入1000分制动态评分机制,涵盖基本赋分(650分)、国家公共信用(50分)、不良信息扣分(如行政处罚、事故隐患)及良好信息加分(如投保安责险)四大类32项指标。其中,消防通道堵塞等重大隐患直接“一票否决”至D级,严重失信主体则定为E级。
同时,宁波根据信用等级对企业实施精准化措施,如A级企业可享受工伤保险费率下浮、政策性资金优先支持,日常监管以自主管理为主;E级企业则面临项目审批暂停、行业禁入及财政支持限制等。
目前,首批纳入系统的企业中,A级占比达21%,326家企业通过整改实现信用升级,47家失信企业通过主动整改完成修复。
针对失信主体,宁波市出台全国首个《安全生产信用修复指南》,明确“整改承诺—专业评估—公示监督”全流程机制,允许重大技术创新、抢险救灾贡献等7类情形提前修复。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等多部门协同办理,助力企业快速重塑信用。2023年以来,已有数百家企业通过修复重回良性发展轨道。
数据显示,信用体系建设推动宁波市安全生产监管效能提升30%以上,企业隐患自查自纠率升至92%,安责险覆盖率突破85%。宁波市应急管理局负责人表示,该模式既压实了企业主体责任,又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为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提供了“宁波样本”。目前,该经验已被纳入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试点,即将全省推广。(林锡东、郭燕)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浙江启动春耕备耕暨送科技下乡活动
- 人民网台州3月22日电 (记者张帆)今日,以“科技服务春耕 创新驱动共富”为主题的浙江省春耕备耕暨送科技下乡活动启动仪式在台州市黄岩区举行。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也是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开局之年,夯实粮食生产这一基础至关重要。 启动仪式现场。…
- 杭州上城:企业“唱主角” 人才站“C位”
- 干部队伍要干到位、优质服务要对准位、企业人才要站“C位”……3月21日,以“奋进上城,我就位”为主题的杭州市上城区都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杭州召开。 以创新为核,凝聚先锋力量 大会伊始,率先集中表彰了一批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和人才:25家企业获“2024年度上城区重大贡献企业”、17家企业获评“2024年度上城区优秀成长企业”、39家获评“2024年上城区优秀人才科技企业”、118家获评“2024年上城区经济攻坚先锋企业”……企业家成为大会的主角,在聚光灯下接过象征荣誉的奖杯。 在分享环节,企业家从各自行业、不同层面,向大家展示了上城企业创新制胜的不变追求、敢为人先的饱满激情。…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