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7项目入选浙江省充电基础设施高质量典型案例 数量全省第一

杭州将建设公共充电设施3750个

王昭奕
2025年03月31日08:27 | 来源:杭州日报
小字号

杭州新能源汽车充电正变得越来越方便、高效。近日,浙江省能源局发布了《2024年度浙江省充电基础设施民生实事项目高质量典型案例集》,杭州市7个项目入选,数量位居全省首位。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杭州持续高质量推动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据统计,全市共建成公共充电设施4.5万个,城市面状、公路线状、乡村点状的城乡一体化公共充电基础网络已基本形成。

“特别是围绕住宅区、办公区、工业中心、商业中心、休闲中心等重点区域,我们积极引导企业投资建设中大型充电项目,全市超过20个充电设施的充电站已达328个。”杭州市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例如,上榜省高质量典型案例的上城区笕丁路光储充超充站配置充电设施148个,构建了“光—储—充—放—换—检”一体化服务体系,既盘活了低效用地资源,也为新能源车辆提供了多元化服务;余杭区良睦路“光储充换”充电站配置充电设施46个,依托智能管理系统实现光伏、储能、充电设备协同调度,形成局域虚拟电厂,同时配套建设零碳小屋与自助洗车区,集成休息、餐饮、充电、洗车等多种便民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快充设施已经覆盖杭州市全部高速服务区,部分站点配置180千瓦功率以上的超充枪,单枪最大功率可达600千瓦,充电速度大幅提升。

此次上榜的就有沪昆高速萧山服务区液冷超级快充站。该快充站配置了充电设施32个,针对高速服务区车流密集特点,站内4个600安培液冷超充设备支持“一秒一公里”极速补能,通过大功率快充技术可以显著缩短等待时间,有效缓解长途出行充电焦虑。

聚焦居住区和乡村地区等薄弱区域,全市也已在577个小区、760个行政村建设了充电站。建德经开新能源综合供能站(光储充换电动重卡站)位于建德市下涯镇施家村,是杭州市首个乡村地区光储充换电站,配置充电设施78个,既能重点服务商用重卡电动化转型,又可以为周边居民及过境车辆提供充电服务;拱墅区朝晖街道公共充电站则是结合老旧小区改造,通过统一规划、建设、运营,形成覆盖街道5个小区的智能充电网络,破解老旧小区充电设施建设难题。

还有不少多功能的高质量充电站在杭州落地。上榜的萧山区亚运村充电站是浙江省首个实施“车网互动”的项目,电动车不仅可以从电网获取电力充电还能将车载电池中的电能反向充电给电网;临平区雪海路停车场新建充电站“停车+充电”的服务场景深受市民欢迎,500米服务圈覆盖了妇保医院、公安局及多所学校、社区,满足居民办事、就医时的充电和停车需求。

当充电桩建设数量大幅增长,充电设施运营服务质量也要跟上。

2024年以来,杭州建立了全省首个充电设施建设运营企业等级评价机制,从企业规模、服务质量等多维度开展综合评价,对获评等级高的企业予以上浮奖补资金的考核激励,有效引导企业提升建设规模、提高服务水平,推广光储充一体化、大功率充电等新技术应用。同时,还迭代升级市级充电设施监管平台,新增项目备案、异常监测、资金申报等6大功能模块,实现从建设、运营到绩效评价的全周期闭环管理。

充电设施网络还将继续加密。例如,西湖区首个智慧“光储充检”综合充电场站——梧桐路“光储充检”智慧能源综合示范超级充电站计划于4月2日正式投入运营。该充电站共设有64个充电车位,每台智能充电桩还具备了新能源电池检测功能,充电满3分钟即可生成电池检测报告,确保每辆新能源汽车充电和用车安全。

“今年,杭州还将建设公共充电设施3750个,其中农村地区1450个。我们将加强统筹谋划,进一步构建和完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服务网络,让市民百姓的‘充电焦虑’逐步变为‘充电自由’。”杭州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责编:艾宇韬、王丽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