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优化省域营商环境
浙江出台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实施意见

民营经济大省浙江将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4月1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已于日前出台,要求坚持“管住风险、无事不扰”,推动规范检查、精准检查、协同检查,着力破解涉企多头重复低效检查问题,杜绝运动式检查、变相检查、任性检查。到2027年,“综合查一次”机制更加健全,部门、层级、领域年度联合检查实施率力争80%以上,非现场检查占比逐年提高,现场检查总量持续下降,行政检查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企业和群众对执法满意度不断提升,省域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民营经济是浙江的金字招牌,是浙江经济最大的特色和优势。2024年,浙江民营经济总量达到6.1万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7.4%,贡献了全省70%以上的税收、80%以上的进出口、80%以上的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106家企业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连续26年居全国首位。
“出台《实施意见》,主要目的就是解决企业群众反映强烈的检查频次过高、多头检查、重复检查等突出问题,通过合理设置频度,科学把握力度,着力提升精准度,确保行政检查于法有据、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精准高效,进一步优化让企业放心干事、安心发展的营商环境。”浙江省司法厅负责人表示。
根据《实施意见》,浙江将在前期全面梳理涉企检查事项清单的基础上,进一步逐项明确检查的对象、内容和方式,并纳入线上统一管理,做到“清单之外无检查”。进一步加强统筹管理,最大程度整合归并内部不同科室之间、不同部门之间的检查计划,努力让企业不再经历“今天你来查、明天他来查”的烦恼。推动建立分级分类的检查制度,综合风险程度、信用评价等情况,对企业画出“肖像”,实施差异化检查。大力推广远程监管等非现场检查方式,让企业更无感、检查更精准。全面推行多部门“一张表单通查”、跨部门简单事项“委托查”等举措,严控入企检查频次、时间和人数,确保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最大程度减轻企业迎检负担。全面推行“亮码检查”,把“亮证执法、亮码检查,无码不查、无码无效”作为执法人员入企检查的标准程序和规范要求,每一个码对应一次入企检查,全程上线、全面留痕,企业通过扫码就可清楚知道谁来查,查什么,结果怎么样,并且对检查过程进行评价。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