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防为主”到“技防优先” 舟山筑牢船舶修造安全防线

日前,一架无人机飞抵舟山岱山县某船舶修造企业生产现场上空,对整个厂区进行了全方位排查。通过实时回传的高清画面,舟山市应急管理局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敏锐地捕捉到该企业在用的8层落地式脚手架未设置阻燃式安全网。
发现该隐患问题后,不到1小时,市县乡三级执法人员便抵达现场。经现场核查发现,该8层落地式脚手架已挂有报验合格牌且有员工在脚手架上进行作业,但未按照相关规定设置阻燃式安全网,证实无人机所发现的隐患问题属实。随后,执法人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批评教育,并当场下发整改指令书。鉴于该隐患问题较为严重,执法人员拟对该企业进行立案处理,后续将依法依规进行深入调查和处置。
将应急管理工作从以“人防为主”向“技防优先”转变,自2025年2月以来,舟山探索利用固定机槽或随带无人机开展远程巡查,目前已累计开展巡查150余次,覆盖企业10余家,发现并处理隐患问题16项,大大提高了执法检查效率。
船舶修造业是舟山市重要支柱产业,分布广泛、企业众多,产业布局遍及全市四个县(区)和四个功能区,是拉动舟山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产业的安全稳定发展尤为重要,为此,舟山市安委办于近日组织召开了全市船舶修造企业安全管理和先进技术经验分享现场会,全市90家船企主要负责人到场参会,深入学习交流安全生产和管理的先进经验与做法。
“作为世界级船舶修理改装基地,全市现有42家规模以上重点船舶修造企业,船舶行业直接从业人员约6万人,间接从业人员超10万人,必须时时刻刻绷紧安全这根弦。”舟山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舟山加大科技投入,赋能智慧监管,各级政府应急监管能力进一步加强。例如,普陀开展船舶修造有限空间安全管理“一件事”全省试点工作,在船舶企业推广启用数字化监管平台,推动研发气体监测和信号传输设备;定海加快推进AI智能应用、试点人员定位系统,目前部分船企已实现对船只维修过程中人员的实时定位、协作管理和安全预警。
另一方面,舟山积极推动先进技术应用,助力打造全方位安全防护体系。目前,舟山已发布《高空作业车维护保养基本规范》《关于大力推广船企上下船舱直梯安全防护措施的通知》等多份推广先进技术应用的文件,推动船舶修造企业安装插拔式配电箱3256套、高空车防倾倒装置1117台、有限空间可燃气体监测系统51套,叉车视频监控系统覆盖46台,电焊机加装控制芯片8326台,降低事故风险。(唐雨婕)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