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一杯咖啡,一座城

人民网记者 葛俊俊
2025年04月24日09:17 |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小字号

在上海,咖啡“一骑绝尘”。

上海人为何如此热衷于咖啡?数据给出了直观的答案:上海拥有9553家咖啡馆,连续三年位居全球城市首位,远超纽约、伦敦、东京等国际都市;上海咖啡店分布最为密集,其中南京西路平均每30米就有一家咖啡馆;上海人日均咖啡消耗量接近200万杯……究其根本,无疑是咖啡与上海这座城的完美契合与双向奔赴。

一杯咖啡,一座城。上海正以咖啡为纽带,借助上海国际咖啡文化节这一载体,搭建起海内外沟通的桥梁,成为“开放、创新、包容”城市精神的最佳诠释。

记者获悉,今年4月29日晚,2025上海国际咖啡文化节即将火热来袭。这一盛会的举办,不仅为众多咖啡品牌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更在潜移默化中推动咖啡文化深度融入城市肌理,成为上海一张新的世界级城市名片。

咖啡里,“装着”上海的历史记忆

1853年,开埠后的上海与咖啡首度结缘。百年来,咖啡逐渐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成为上海的味觉记忆和城市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1875年,《申报》中首次将“COFFEE”译为“咖啡”;1886年,上海第一家咖啡馆“虹口咖啡馆”开业,面向航海人员开放。1958年,上海牌咖啡的诞生,标志着上海本土咖啡文化的崛起。

星巴克第1000家门店。黄浦区新闻办供图

2000年5月,星巴克在淮海中路开启上海首店;22年后,上海成为了全球首个星巴克门店数量破千的城市。2019年2月,Tims天好咖啡的首店落地上海人民广场;5年后,其第1000家门店依然选择上海。从22年到5年,时间跨度的缩短,印证了上海消费者对咖啡的高接受度,更凸显了上海在品牌全球扩张中的核心地位。

上海,作为中国咖啡文化的核心城市,具备独特的商业生态、消费活力和创新土壤。

精品咖啡品牌Manner,最初静安区一家仅2平米的小店做至万店规模,2024年已拥有近200亿人民币估值。2019年,挪瓦咖啡凭借首创的“小马果咖”系列迅速走红。仅用3年,门店突破千家,成为精品连锁咖啡领域的一匹黑马。挪瓦咖啡创始人郭星君感慨不已:“上海的咖啡市场大有可为!”

有人戏言:“在上海人的眼里,世界的尽头就是一杯咖啡。”上海人对咖啡的执着,烙印在城市的基因里。无论是通勤路上的“提神神器”,工作间隙的“续命水”,亦或是社交场合的“万能钥匙”,咖啡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如今,漫步在上海的大街小巷,无论是繁华的南京路、淮海路,还是充满文艺气息的田子坊、愚园路,甚至是一些隐蔽的弄堂里,都弥漫着咖啡的香气。咖啡馆如繁星般散落,触手可及。

从虹口咖啡馆“一枝独秀”到9000多家咖啡馆“百花齐放”,从舶来品到演变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象征,咖啡见证了上海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底蕴。

以咖啡之名,“在上海·品世界”

咖啡,为何能成为上海人的“标配”?背后其实藏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因为咖啡,所以上海”,2021年,以咖啡为媒介,沪上咖啡界盛事——首届上海咖啡文化周启动。每年一度的咖啡周,旨在进一步弘扬咖啡文化,擦亮城市名片,赋能“活力上海”。

“上海的咖啡文化,仿佛与生俱来。”曾参与咖啡周口号设计的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章学强希望,通过上海咖啡文化周这一平台,将上海的咖啡经验复制推广,构建一个良性发展的咖啡产业生态圈。

王贵峰(中)获2022年世界咖啡师大赛中国区总冠军。王贵峰供图

2022年,咖啡行业捷报频传:95后青年王贵峰荣获世界咖啡师大赛中国区总冠军;金猫咖啡更是独树一帜,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为国内咖啡行业中唯一获得此殊荣的企业。

“咖啡行业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朝阳产业。”辛鹿咖啡创始人杨竹看好上海的咖啡文化,将上海视为保山中咖最大的销售区域和咖啡行业的风向标。金猫咖啡创始人柳新荣同样坚信:“咖啡事业,注定是全球化的事业。”

历经三年的不懈努力与深耕,东风来了!2023年5月,上海市政府将咖啡定位升级为“上海这座城市的国际新名片。”这不仅是对上海咖啡产业规模和文化影响力的肯定,更是城市发展战略的一次主动选择。

咖啡文化周焕新升级。上海国际咖啡文化节组委会供图

“在上海·品世界”,2024上海咖啡文化周“焕新”为上海国际咖啡文化节,成为极具影响力的城市节庆IP,明确提出了“国际化”关键词,并特邀知名演员唐嫣担任本届咖啡文化节的形象大使,全力打造全市最大规模的“咖啡+文体旅商展”嘉年华,持续以咖啡之名,演绎上海精彩。

一杯咖啡如何与上海这座城“双向奔赴”?上海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围绕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目标,以咖啡为媒介实力“圈粉”,掀起全市消费新热潮,让咖啡香飘全城。

1.5公里水岸线、1.7万平方米滨江空间,超180个咖啡市集展位……徐汇滨江主会场推出一系列跨界融合的多元文化消费场景,规模远超往届。同时,黄浦区外滩饮品节、长宁区“啡尝有戏”咖啡戏剧节、普陀区“半马苏河”国潮咖啡风尚节、杨浦区“咖味上海”交流活动等在全城遍地开花。

咖啡中还能看到经济全球化流动的生动图景。咖啡文化节吸引了法国巴黎和平咖啡店、奥地利维也纳歌剧院咖啡馆、意大利米兰COVA咖啡店、沙特阿拉伯利雅得王国大厦咖啡店等5个海外知名咖啡品牌参与,设立“啡行”快闪店,展示中国创意咖啡和文创产品。

同时,还与上海国际花展、抖音生活服务等平台联动,推出“赏花品咖”“汽车后备箱咖啡市集音乐节”等创新活动,进一步强化国际传播声量。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包亚明认为,拥有国际化与天赋活力的上海咖啡有能力成为“活力上海”的破圈密码,为增强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发挥积极作用。

“无咖不欢”,咖啡产业蓬勃发展

咖啡在上海有多火?他们有话说——

“忙,从早忙到晚,手上都忙出‘火星子’了。”一位咖啡师苦笑道。外卖小哥也忍不住吐槽:“我不是在咖啡馆取餐,就是在送咖啡的路上。”对于白领而言,咖啡更是生活必需品:“无咖不欢,上午一杯提神,下午一杯续命。”

放眼全城,咖啡馆星罗棋布,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1.5家咖啡馆。数据显示,2024年上海人均咖啡外卖消费达8.5杯,消费金额约320元,咖啡的火爆程度不言而喻。

“北外滩最美咖啡”打卡。南乔供图

咖啡带动一个网红打卡点,在上海也不稀奇。南乔最近打卡了“北外滩最美咖啡”——位于国客滨江的MANNER COFFEE。这家咖啡店凭借着绝佳的地理位置,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前来,饱览陆家嘴繁华天际线与外滩百年历史建筑群同框的绝美江景。

此外,不论是内山书店旧址的“石藤咖啡店”、白玉兰广场写字楼里的“看得见风景的人民咖啡馆”,还是今潮8弄的颍川寄庐里的“一尺花园”咖啡店,都在诠释“咖啡+万物”的美好生活新范式,尽享城市“最美”IP的超绝松弛感。

斗转星移,时光飞逝。2025上海国际咖啡文化节主会场再次回到了梦想启航之地——虹口。届时,全城最大规模“咖啡+文旅商体展”联动活动将在“一江一河”交汇处的北外滩沿岸举行,实地感受虹口“文化三地”的魅力。

记者发现,从2021年至今,上海咖啡馆数量始终稳居全球城市首位,且数量实现了极大飞跃,从6913家增长至9553家,增幅超过了38%。可见,上海凭借着庞大的消费群体和较高的消费能力,吸引了全球咖啡界的目光,更为咖啡馆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2020年,意大利咖啡品牌Lavazza将意大利之外的第一家咖啡旗舰店落子上海;2022年早春,Bluebottle咖啡在上海开出了首店,裕通店开业当日排队长达约5小时,一度成为热门话题;2024年9月,Grid Coffee 上海首店落于前滩太古里。这些首店的入驻,不仅为上海的咖啡文化业态增添了新的活力,也进一步印证了上海作为“首店经济”标杆城市的地位。

“阅读”咖啡产业链里的“责任”

一杯咖啡,一座城。上海的咖啡力量,并未止步于城市边界。

上海、云南,相隔千里却心手相连。多年来,上海始终致力于推动优质咖啡豆走出云南,使其成为当地农民的“致富果”和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

挪瓦咖啡云南咖啡基地。挪瓦咖啡供图

近年来,不少上海企业主动赴滇,寻求机遇,助力沪滇协作。2021年,挪瓦咖啡在云南建立了860亩定点咖啡基地,从供应链上游进行布局;2022年,上海闽龙实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闽龙怒江工厂,提升云南咖啡品牌价值;2023年,隅田川咖啡建立云南隅田川咖啡普洱工厂,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把云南的咖啡卖到上海去。”比顿咖啡创始人李丽红对云南咖啡的出路有着清晰的认知——精品咖啡的消费市场不在云南,在上海!2023年,在沪滇协作的推动下,来自云南的比顿咖啡正式落户上海。

一粒小小的咖啡豆,撬动的是致富大产业。如今,上海已探索出了一条“新消费扩大内需、带动产业升级”的发展路径。上海也成为国内云南咖啡消费热度最高的城市,带动了云南咖啡精品化率大幅提升。

随着沪滇合作走深走实,上海充分挖掘消费场景,将云南咖啡豆宣传推广送上了上海中心大厦,给予云南咖啡豆“最高”礼仪;近日,沪滇再度携手“破局”,“云咖3号”“云咖4号”等10个咖啡新品种,从云南保山顺利运抵上海浦东新区,这也意味着浦东将崛起首个“咖啡硅谷”。

一杯咖啡,一座城。咖啡消费升级正在驱动咖啡产业链向纵深发展。

闵行区关于咖啡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发布。闵行区新闻办供图

闵行区发布了关于咖啡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强化政策引导,大力支持咖啡产业发展;“虹桥国际咖啡港”线上平台启动,为咖啡产业链各主体提供“从种子到杯子”的一站式线上服务,致力于形成咖啡产业“上海标准”;建设银行上海分行推出“咖啡港”《精品咖啡店会员计划》,持续以“金融活水”浇灌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

每一口咖啡,都是城市的独白。

它不仅沉淀着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更涌动着产业创新与消费振兴的澎湃动力。或许这正是咖啡最珍贵的力量——不仅承载着上海这座城市的过去与现在,更孕育着未来的无限可能,让上海在全球咖啡版图上独树一帜。

(责编:艾宇韬、康梦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