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画像” 破解科技企业融资难题(财经故事)

超市里,挑选好的苹果放上人工智能秤,摄像头可以自动识别出水果品种,并给出结算价格;食堂里,将餐盘放上人工智能秤,系统同样可以自动识别食物并结算价格……如今,杭州食方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食方科技”)研发的人工智能称重计价系统,已经在许多生活场景里得到应用,大幅提升结算效率。
作为一家专注AI食物传感器和食物智能计算平台研发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食方科技的负责人黄龚也曾犯愁:搞技术研发最大的困难是资金,科技规模扩大和研发项目增多,资金从何而来?
“对成长期的科技型企业而言,发展机遇转瞬即逝,本来研发投入还有缺口,现在悬着的石头落了地。”黄龚说,关键时刻,中国农业银行杭州上泗支行成立科技企业工作专班,在充分了解食方科技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后,通过智慧科技贷款向企业提供了500万元授信,不到一周时间完成了贷款资金的全额发放。
快速融资的背后,得益于大数据的精准“画像”。原来,农行浙江省分行积极应用大数据,创新构建智慧评价模型,推出“智慧科技贷”,实现对企业创新能力、成长经营能力的多维度客观评价,有效破解过去科技型企业处于初创期或因缺乏抵押资产导致的银行贷款“识别难、评价难、操作难、管理难”等问题,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加快技术转化,推进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
今年2月,有了农行这笔资金支持,食方科技完成了食方“膳养智算大模型 V3.0版”的突破性升级。“不仅使模型的精准度与可解释性得到质的飞跃,更显著降低了大模型的算力成本,将有力推动公司各项应用在食品行业、大健康机构以及C端市场全面铺开落地。”黄龚说。
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是重要引擎。近年来,农行浙江省分行积极聚焦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前沿领域,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精准高效服务企业,通过“金融+科技”模式,积极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行动,深入园区加强政策产品宣讲,摸排企业融资需求,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助力科技型企业突破技术瓶颈,并创新推出“智慧科技贷”“专精特新贷”等系列产品,依托大数据模型评估企业技术流,替代传统抵押担保,截至今年3月末,该行服务民营企业数量超36万户,民营企业贷款总额超9800亿元。
服务民营经济发展,浙江金融机构持续加力。2024年10月份以来,浙江启动“千企万户大走访”行动,累计走访小微企业318万家,63万家获得授信支持,放贷1.69万亿元,辖内机构通过多种创新型贷款,为科创企业提供信用贷款支持。
过去一年,浙江全省民营企业贷款新增8607亿元。“浙江的科技金融与普惠服务领域探索,通过数字化与生态化改革,构建了可持续的服务模式,是破解科创企业融资难的关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浙江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28日 18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