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宁海前童镇:白溪绿道绘生态新图景

4月22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之际,“童窗青年”宣讲团成员漫步在前童镇柘湖杨村的白溪绿道,以“亲历者”视角讲述这条母亲河的生态蝶变故事。
宣讲团成员了解白溪治理成效。缪军摄
“大家看,这段河道过去可是远近闻名的‘砂源地’。”站在白溪柘湖杨村段的亲水平台上,柘湖杨村党支部书记杨建银介绍。
十多年前,无序采砂让白溪河床布满深坑,堤坝土石松散,每逢汛期洪水肆虐,庄稼被淹、房屋进水是常事。2014年,该镇启动白溪前童段综合治理工程,累计投入1.7亿元,清淤疏浚8公里河道,加固防洪堤坝,新建7座生态拦水坝,以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美丽河流为目标,开展常态化巡查和联动式执法,积极发动沿岸上溪村、桥头杨村、柘湖杨村、妙宏村等地村民,以及“前童三保”志愿服务队,有效落实河道保洁绿化工作,使沿线河道的生态品质不断得到提升。
“当时政策处理难度大,村民不理解,我们党员带头挨家挨户做工作。”一位党员村民回忆起2017年党员“锋领实事”认领活动,42名党员主动包干河道巡查、政策宣讲。如今,防洪标准从不足5年一遇提升至20年一遇。
沿着绿道行至妙宏村鱼鳞堰,层层叠叠的堰坝如鱼鳞般错落,白鹭掠过水面,野鸭群嬉戏追逐。“这里的水质常年保持Ⅰ类,去年还监测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该村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生态护岸、植被修复,白溪沿岸建成5大景观节点,鱼鳞堰、匠之境等成为知名打卡地,节假日日均接待游客超千人。
在白溪沿岸,当地百姓开办起农庄和咖啡馆,农庄老板蔡全宏充分利用白溪畔秀丽的山水风景,把自家竹林改造成生态餐厅,特色菜品吸引众多食客;返乡青年王秀秀创办了一家咖啡馆,窗外是白溪潺潺流水与百亩草地,日均营业额超千元。
站在前童古镇八卦水系的源头,杨建银介绍,白溪治理后,该村引入活水贯穿古镇,修复24口明清古井,打造“水韵前童”IP。
青年宣讲员褚啸坤补充说:“保护生态不是束缚发展,而是为文旅产业注入‘绿色动能’。我们要把前童的优质生态资源保护好、开发好,与前童古镇、梁皇山联动,开发‘霞客古道+白溪绿道’徒步线路,吸引更多游客。”
从满目疮痍到鱼翔浅底,从生态赤字到绿色银行,白溪正以澎湃清流,书写着“两山”理念的鲜活注脚。(杨其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