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绍兴构建完善多灾种统筹、全链条应对工作体系

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也是“5·12”防灾减灾宣传周首日,记者从绍兴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绍兴正全面构建完善多灾种统筹、全链条应对的工作体系,各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稳步推进。
绍兴“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地理环境,叠加“东台西梅,南洪北潮”的防汛特点,以及多山的地形特征,使得全市水旱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风险较为突出。“当前绍兴已入汛,再过一个月左右就将进入梅汛期,预计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绍兴市气象局副局长张建海介绍,2025年影响绍兴台风预计有3~4个,较常年偏多,盛夏高温过程也偏多偏强,高温日数较常年明显偏多。
面对严峻复杂的自然灾害防御形势,绍兴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上举措不断。据了解,绍兴深化运用“1833”联合指挥体系,推动应急指挥从“分散应对”向“系统集成”升级。通过整合设立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构建起“1+5”运行机制,统筹协调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防震减灾等工作,形成了“市—县—乡—村—网格”五级贯通工作格局。
同时,绍兴创新开展基层应急消防治理体系建设,打通应急管理的“最后一公里”。通过打造“56个国家综合性救援队(站)+54支镇街专职消防队+2157个村社应急消防服务站”三级应急救援网络,构建起覆盖全域的“15分钟应急救援圈”,实现市县国家队、乡镇专职消防队、村社微型消防站“连点成线、连线覆面”。
“目前,绍兴已建成2380个储备库,共计储备各类物资2786个品种、2334万件。相关物资数据全部录入信息化平台,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找得到、调得出、用得上。”绍兴市防减救灾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构建多元化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确保首批物资县级4小时、市级6小时送达,并搭建市级指挥调度平台和备勤基地,实现30分钟低空应急救援直达现场。同时,积极探索“AI+防灾减灾”模式,优化升级防汛防台业务应用,为基层防灾减灾赋能提档。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有回音|网友反映城市公园疏于维护 浙江台州:多方位加强监管
- 城市公园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美化环境,还能为老百姓提供休憩、健身的好去处,体现了“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 然而,若城市公园管理不到位,将会影响广大居民的游园体验。近日,浙江台州网友曾先生就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反映当地城市公园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 “五一”浙江文旅“关键词”:沉浸、慢游、玩科技
- 人潮涌动的青石巷里飘起汉服少女的衣袂,VR技术点亮的“侏罗纪”前排起蜿蜒长队,山野帐篷营地闪烁的萤火映照着年轻旅人的笑脸……这个“五一”,浙江文旅市场以一场“人气热、消费旺、秩序稳”的全民奔赴,在“诗画江南”的立体投影中写下了3114万人次的流动诗篇。 新“游”态蓬勃生长 在消费升级与产业变革的双重驱动下,文旅新“游”态正以破竹之势重塑行业格局。作为文旅创新高地,今年“五一”,浙江深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坚持“文化+科技”深度融合,推动文旅业态创新,积极打造“数旅、市集、非遗、文博”等“潮流型”消费场景,为来浙游客带去难以忘怀的旅游体验和情绪价值。…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