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婺城乡村“圈粉”外国友人

5月10日,伴随轻拂的微风和乡野的花香,金华婺城雅畈镇、安地镇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
当天,“Golden Jinhua·Jinhua Travel”主题采风活动举行,十余名在金华的外国友人一同走进婺城美丽乡村,全方位领略婺城美景,深层次了解婺城发展,展开了一场文化探寻之旅。
外国友人走进婺城乡村。婺城区委宣传部供图
游赏乡村振兴美景
来到首站雅畈镇汉灶村婺州窑博物馆,外国友人们跟随着婺州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陈新华的脚步,欣赏一件件精美的器物,深入了解婺州窑的发展历程。
当他们得知婺州窑是中国古代四大名窑之一且具有千年历史时,无不赞叹其中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古老的非遗魅力。
婺州窑是婺城的一张金名片。近年来,婺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婺州窑非遗保护开发,汉灶婺州窑原址所在地设立了大师工作室、建成了婺州窑博物馆,并通过文化活动、研学活动和海外交流活动,推动了婺州窑文化传承和发展,擦亮了汉灶婺州窑文化品牌,也进一步促进了乡村振兴。
共赴婺州窑文化盛宴,不仅是视觉上饱览,也可以用双手去感知。
揉泥、塑形、装饰……婺州窑专业老师为外国友人带来了一堂生动的非遗课程。现场,大家认真聆听、细心实践,不一会儿工夫,一个个作品初步成型,大家互相交流展示,欢声笑语不时传出。
“很好玩,很新奇,通过学习让我对中国的传统技艺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感受到了婺城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毛里塔尼亚小伙MOHAMED YEHYA说。
古老的非遗技艺使人兴致盎然,新兴的乡村网红打卡地同样令人心驰神往。
在相隔不远的汪家村车坞自然村乱石咖啡,来往游客络绎不绝。在这里,棕榈树依次林立,大象石壁上瀑布飞溅,还有创意吧台、草坪等各种东南亚风情元素皆映入NABATEREGGA JUDITH的眼中,带给这位乌干达女孩别样的感受,“This is so cool!”
同样被此地风光吸引的还有津巴布韦姑娘MADZOKERE AMANDA WAYNE,一下大巴她便和姐妹们加入了“打卡大军”,在各色美景前驻足拍照,留下了一张张照片,“正如你所看见的,这里有山有水还有好喝的咖啡,我将推荐我的朋友们来这里玩!”
领略传统手工技艺。婺城区委宣传部供图
领略多彩烟火文明
近年来,婺城区以“千万工程”为引领,不断促进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有机融合,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五创”(产品创牌、环境创优、文化创新、运营创效、模式创造)行动,让和美乡村在婺城遍地开花,亦成为世界了解婺城的新窗口。
南山下的诗画岩头,是多种传统婺文化的交织地,也是被唤醒、重塑的“网红村”,这些年来被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列入“必访清单”。
当天下午,外国友人品尝了地道的农家菜,又行走在岩头村的长街短巷,参观美丽乡村建设。在婺州染坊,大家观赏了这些不仅保留了传统手工技艺,还融入新潮设计的扎染产品;走进希桐琴箫馆,馆主严纪飞即兴抚琴弄弦,令众人沉浸式感受中国古琴文化的独特魅力。
入目盈盈的绿水青山,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热情周到的待客氛围……孟加拉国的小伙AHMED JONAID一路拍摄着此次乡村游的Vlog,将美好景象记录下来。“我的中文名字叫朱纳德,我来金华十年了,之前经常会驾着摩托去周边骑行。”朱纳德说,“但这是我第一次走进婺城这边的村庄,这里的村庄不仅风景好,还藏着这么多有趣的打卡点,我会把Vlog发布到网上,邀请更多朋友走进金华的古镇乡村,感受金华多元魅力。”
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乡村文化的体验之旅,也通过外国友人的视角和平台,将金华的美丽乡村和传统文化向世界传递与展示。(曹静怡)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有回音|网友反映城市公园疏于维护 浙江台州:多方位加强监管
- 城市公园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美化环境,还能为老百姓提供休憩、健身的好去处,体现了“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 然而,若城市公园管理不到位,将会影响广大居民的游园体验。近日,浙江台州网友曾先生就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反映当地城市公园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 “五一”浙江文旅“关键词”:沉浸、慢游、玩科技
- 人潮涌动的青石巷里飘起汉服少女的衣袂,VR技术点亮的“侏罗纪”前排起蜿蜒长队,山野帐篷营地闪烁的萤火映照着年轻旅人的笑脸……这个“五一”,浙江文旅市场以一场“人气热、消费旺、秩序稳”的全民奔赴,在“诗画江南”的立体投影中写下了3114万人次的流动诗篇。 新“游”态蓬勃生长 在消费升级与产业变革的双重驱动下,文旅新“游”态正以破竹之势重塑行业格局。作为文旅创新高地,今年“五一”,浙江深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坚持“文化+科技”深度融合,推动文旅业态创新,积极打造“数旅、市集、非遗、文博”等“潮流型”消费场景,为来浙游客带去难以忘怀的旅游体验和情绪价值。…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