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沉睡资源”为“增收源泉”
湖州农村集体水库山塘用水权改革经验获全省推广

记者从湖州市水利局获悉,《浙江省水利厅关于推进农村集体水库山塘用水权改革的意见》近日出台,将于6月8日起施行,这标志着湖州市农村集体水库山塘用水权改革经验获全省推广。
湖州市水利局介绍,作为此项改革的先行者,今年湖州市将推进农村集体水库山塘用水权确权登记360座以上,并实现改革交易案例区县全覆盖。
湖州市湖库众多、溪流纵横,水库山塘星罗棋布。受限于归属不清晰、权责不明确、流转路径不畅等因素,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大部分水库山塘的水资源价值转化有限。为此湖州市大胆创新,以安吉县为试点,自2023年起开始探索农村集体水库山塘用水权改革,在用水权确权登记、流转、开发、收益分配等方面进行创新,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水资源价值转化路径,将“沉睡资源”转化为“增收源泉”。2024年,在安吉试点基础上,又完成了农村集体水库山塘用水权改革的顶层设计,通过出台《全域开展农村集体山塘水库用水权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在全市域启动农村集体水库山塘用水权改革。
据介绍,为了摸清水库山塘的“家底”,湖州市对农村集体水库山塘进行调查分析,形成了包括位置、库容、开发利用现状与潜力等在内的目录清单。同时,又在开展农村集体水库山塘用水权确权登记基础上,对农村集体水库山塘的用水权价值进行核算,作为流转交易的基准价值参考。至此,水库山塘用水权既可以转让、租赁、入股等,也可通过质押、抵押等方式,让“沉睡”的水资源真正变成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活水”。
安吉大坑村是湖州市用水权改革的首批受益者。通过调研,水利部门对当地农村集体水库山塘的水资源以颁发用水权凭证的形式进行登记,并开展用水权价值核算。在扣除农业灌溉用水及生态环境用水后,计算出每年10万立方米水、32万元的用水价值,并通过流转交易,把闲置水资源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在溪水运动探险方面开辟了新赛道。大坑村党支部书记杨希洲介绍,通过用水权改革,不仅村集体能获得每年32万元的保底收益,村里的农家乐数量也在不断激增,不少村民还成了旅游公司的员工,就连年轻人也开始陆续返乡创业,给山村带来了人气。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有回音|网友反映城市公园疏于维护 浙江台州:多方位加强监管
- 城市公园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美化环境,还能为老百姓提供休憩、健身的好去处,体现了“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 然而,若城市公园管理不到位,将会影响广大居民的游园体验。近日,浙江台州网友曾先生就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反映当地城市公园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 “五一”浙江文旅“关键词”:沉浸、慢游、玩科技
- 人潮涌动的青石巷里飘起汉服少女的衣袂,VR技术点亮的“侏罗纪”前排起蜿蜒长队,山野帐篷营地闪烁的萤火映照着年轻旅人的笑脸……这个“五一”,浙江文旅市场以一场“人气热、消费旺、秩序稳”的全民奔赴,在“诗画江南”的立体投影中写下了3114万人次的流动诗篇。 新“游”态蓬勃生长 在消费升级与产业变革的双重驱动下,文旅新“游”态正以破竹之势重塑行业格局。作为文旅创新高地,今年“五一”,浙江深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坚持“文化+科技”深度融合,推动文旅业态创新,积极打造“数旅、市集、非遗、文博”等“潮流型”消费场景,为来浙游客带去难以忘怀的旅游体验和情绪价值。…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