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声”讲述“两山”故事
杭州上城:青年宣讲让生态理念“热气腾腾”

“一只在阳台筑巢的小斑鸠,让我萌生了发起‘阳台妈妈’公益项目的念头。通过线上征集照片,组织志愿者观测培训,持续记录城市阳台鸟类筑巢的故事。我相信每一个阳台,都是城市生态文明的小支点。”来自杭州市生态环境局上城分局的宣讲员彭耐讲述了一个温暖的故事。
近日,在美丽上城话“两山”主题宣讲暨上城区“两山”理论实践成果展上,一场“开放麦”主题宣讲在杭州市上城区文化馆开展。来自“红巷新声”的20余名青年宣讲员火热开讲。
“开放麦”主题宣讲现场。上城区委宣传部供图
2025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也是“双碳”目标提出5周年。青年宣讲员选择用身边小故事,以“新”的话语、“活”的讲述、“潮”的传播,让生态文明理念变得“热气腾腾”。
现场,每位宣讲员都有自己的“独门秘诀”:望江街道的朱韵讲述民间河长胡福庆十年如一日义务巡河,“揭秘”三千篇巡河日记跃入浙东运河博物馆展窗的鲜活记忆;上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的卢木子、张雄杰以九堡“开渔节”为案例,讲述钱塘江水质保护故事;杭州市水务局的黄熠丽深耕水务科研前线,以水厂焕新工程为案例,道出生态发展卷轴上的“水纹密钥”;城发集团主播三人组徐梦婷、苗丹丹、莫鑫华,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直播探访,展示了丰收湖环境提升给群众带来的幸福历程。
在每人6分钟的宣讲中,“红巷新声”青年宣讲员金句频出,用案例故事映射大主题,将环境保护、生态治理等主题内容化作青春“方程式”。
“开放麦”主题宣讲现场。上城区委宣传部供图
浙江树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冯伟表示,“上城区聚焦省会中心城区生态治理案例,让‘红巷新声’青年团用宣讲入理、情景剧入景这些新方法,把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通俗化,这招让老百姓听得懂、传得开!”
“当‘红巷新声’青年宣讲员用青春语态解码新时代‘两山’辩证法时,这不仅是理论宣讲范式的革新,更是一个城市与青年群体的双向奔赴,青年正在重新定义理论宣讲的打开方式。”上城区委宣传部负责人表示,本场宣讲不仅是一次理论的传播,更是一次青春的绽放,展现了上城区青年宣讲员的风采和担当。
近年来,上城区持续打造青年理论宣讲品牌,推出由300余名青年骨干组成的宣讲队伍——“红巷新声”青年理论宣讲团。“言之有理开放麦”基层巡讲、首批理论宣讲特色工作室、“青”你来说·理论开放麦、青年理论宣讲训练营等项目亮点纷呈,形成内容创新、形式创新、队伍创新的生动局面。
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上城区将通过“队伍扩能、内容破圈、渠道融合、资源聚合”等路径,持续释放“红巷新声”品牌活力,不断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李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