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连古今 路通山海
“2025丝绸之路周”开幕

人民网杭州7月12日电 (方彭依梦)昨天下午,“2025丝绸之路周”在位于浙江杭州的中国丝绸博物馆开幕。本届“丝绸之路周”主题为“丝连古今 路通山海”,特邀内蒙古自治区为主宾省(区),巴西为主宾国。
7月11日,“2025丝绸之路周”在中国丝绸博物馆开幕。人民网 方彭依梦摄
浙江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也是古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近年来,浙江深入践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成功举办五届“丝绸之路周”,吸引全球22个国家200多家文博机构、2000余万人线上线下参与,为推动文明对话贡献浙江力量,产生广泛影响。
据了解,自2020年以来,“丝绸之路周”以丰富的内涵、多样的形式,全面展现丝绸之路历史文化魅力,赢得了广泛赞誉。本届活动紧扣“丝联古今 路通山海”主题,联合推出“碧色万里——10—12世纪的草原丝绸之路”“丝系山海:从桑蚕之府到桑巴之国”等一批精彩展览和活动。
开幕式现场,“2025丝绸之路周”主题大展“碧色万里——10—12世纪的草原丝绸之路”启幕。展览通过展出辽上京遗址等出土的精美历史文物以及多媒体展示手段,展现草原丝绸之路上多元文化的融合与碰撞,阐释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
“2025丝绸之路周”主题大展“碧色万里——10—12世纪的草原丝绸之路”启幕。中国丝绸博物馆供图
“区别于往届聚焦绿洲沙漠丝绸之路,今年的主题展聚焦草原丝绸之路,以游牧文明为主体,讲述和农耕文明、欧洲文明的交流融合。”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季晓芬表示,本次主题展展出的文物从数量和等级规格上来看也是史无前例的,共计展出展品200余件,其中一级文物60余件。
开幕式上发布了《2024年度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年报》,推出四大板块的“十大榜单”,为丝绸之路文化遗产领域研究提供新范本。当晚,还举行了“内蒙古之夜”暨丝绸之路数字博物馆“草原丝绸之路”主题策展推介颁奖典礼,公布获奖名单并进行颁奖,同时结合主宾省和主题展览推出精彩文艺节目。
“内蒙古之夜”暨丝绸之路数字博物馆“草原丝绸之路”主题策展推介颁奖典礼上的文艺表演。中国丝绸博物馆供图
在学术交流方面,今年“丝绸之路周”期间将举办“守护丝路文明:博物馆对话文化遗产”学术会议,围绕丝绸之路遗产的保护、传播与博物馆的未来使命开展深入交流与探讨;举办中国博物馆协会“丝绸之路”沿线博物馆专业委员会2025年年会暨“博物馆视角下的丝路文明互鉴”学术研讨会,深入探讨丝路文化研究与创新。
此外,中国丝绸博物馆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丝路文化遗产活化创新设计工作坊暨“非遗即时尚”将非遗融入时尚两年期能力建设项目,构建合作共享机制,用“讲故事”方式传播非遗。据了解,工作坊第一期培训班已于7月9日开幕。
据了解,今年“丝绸之路周”期间,丝路文化体验大餐将于线上线下同时发力。
季晓芬告诉人民网浙江频道,聚焦“丝绸之路”主题,中国丝绸博物馆将邀请专家学者开讲“丝路讲堂”系列讲座。联合丝路周边文博机构,以接力的活动形式开展“遗产点亮丝路”直播、“百馆百物”短视频和丝路文物海报等线上联动活动,相继推出丝路主题工坊、2025丝路纹样填彩、丝路文化进校园和“小小商人闯丝路”研学等线下社教活动。
主宾国巴西方面,今年下半年,围绕“海上丝绸之路”“中国丝绸文化”等主题,中国丝绸博物馆将与巴西的圣保罗和伊瓜苏等城市,与巴西移民博物馆等单位,联合开展“丝绸之路周”系列活动。活动期间将举办“丝系山海:从桑蚕之府到桑巴之国”展览,计划展出122件(组)文物和当代丝绸艺术品,其中文物展品22件(组),全方位展现中国丝绸文化魅力。该展览入选首批国家文物局“文明桥梁计划——文物出境展览精品”储备项目。
观众正在参观“2025丝绸之路周”主题大展。中国丝绸博物馆供图
开幕式上,中外嘉宾共同启动“国丝海外展厅”项目,据悉,该项目由中国丝绸博物馆与伊瓜苏市政府合作共建,将举办“丝路绮粲:中国丝绸艺术展”。此外,“陌桑中国:蚕桑丝织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中巴时尚之约: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创新设计发布”“中巴学术对话:博物馆促进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等活动持续推出。
丝连古今,路通山海。季晓芬表示,“2025丝绸之路周”将持续发力,联动丝路周边国家和国内外文博机构,共同见证“草原丝路”与“海上丝路”跨越时空的奇妙交汇,推进丝路精神古今相连、中外相通,为搭建起文明互鉴、合作共赢的友好桥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持久强劲的文化力量。
近年来,在“丝绸之路周”引领效应的持续推动下,中国丝绸博物馆各项事业发展持续推进,国际影响力有效提升,交流合作层次不断攀升,掀起丝路文化全球传播声浪,五届活动相关报道在海内外社交媒体平台阅读量超10亿次。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