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宁波观海卫镇打造全民健身“幸福圈”

2025年07月14日10:35 | 来源:人民网-浙江频道
小字号

傍晚六点,宁波观海卫镇昌兴村新建的室外运动场热闹起来。塑胶场地上,篮球撞击声与孩童的欢笑声此起彼伏,60岁的李阿婆坐在场边,看着年轻人打球,脸上满是笑意。“以前晚上不是打麻将就是刷手机,现在全家人都爱往这儿跑。”她的话道出了许多村民的心声。这样的场景,在观海卫镇并不少见。今年以来,随着“家门口的运动场”计划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村民发现,健康生活正变得触手可及。

在隔壁昌明村,一座占地600多平方米的省级社区多功能运动场已经成为全村的“活力中心”。专业篮球架、羽毛球场、LED照明设施一应俱全,即便是夜晚,这里依然亮如白昼。村民宓斌杰几乎每天都会来打球,他说:“过去找个好场地得跑老远,现在溜达几步就到,一周能打三四次。”而在五里村,运动场同样人气高涨,增设的广场舞区域吸引了不少村民,每晚音乐一响,大家便自发聚在一起,跳得不亦乐乎。东营村的室外运动场则将空间的利用发挥到了极致。白天,这里是观海卫镇卫前幼儿园东营分园孩子们运动上课、游戏奔跑的天地;傍晚时分,场地则无缝切换为附近居民休闲锻炼的活力舞台。这些高标准打造的运动场,不仅设施齐全,还充分考虑了不同年龄段的需求,让男女老少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运动乐趣。

村民正在师桥公园打篮球。观海卫镇供图

村民在师桥公园运动。观海卫镇供图

除了热闹的球类运动,健身步道也成为村民们的新选择。清晨的杜岙村,步道上已有不少人在散步或慢跑。这条依山而建的步道全长2公里,路面铺设了沥青,沿途绿树成荫,远处还能望见杜湖的粼粼波光。“一边锻炼一边赏景,心情特别舒畅。”村民王阿姨笑着说。而在大岐山村,蜿蜒穿过竹林和茶园的步道则成了登山爱好者的热门打卡地。未来,这些步道还将进一步升级,增设太阳能路灯和彩色路面,让夜跑和散步更加安全便捷。

如果说运动场和步道满足了村民的锻炼需求,那么散布在各村的口袋公园则让健康生活更加“触手可及”。在锦堂村,一片曾经的荒地如今变身成为“健康驿站”,崭新的健身器材旁总是围满了锻炼的村民。“以前想活动一下得走老远,现在出门拐个弯就行。”张大爷一边使用健身器材一边感慨。今年,观海卫镇计划为20个村新增29套健身器材,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专业健身服务。正在升级改造的卫山公园,未来还将新增儿童游乐区和滑板场地,成为全龄友好的休闲空间。

为了让运动资源发挥更大作用,观海卫镇还盘活了学校的体育场地。为了满足群众需求,镇里开放了4所学校的运动场地,并投入11.5万元维修体育设施,确保安全使用。“学校操场灯光好、场地大,夜跑特别舒服。”一位附近居民说。这一举措不仅让存量资源活了起来,也让“15分钟健身圈”的服务半径进一步延伸。

村民正在师桥公园运动。观海卫镇供图

在省级社区多功能运动场,不少村民正在运动。观海卫镇供图

建设只是第一步,如何让运动场长久焕发活力才是关键。为此,观海卫镇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建管用并举。各村落实专人定期检查设施,小问题及时修复;通过倡议书、宣传栏等方式引导村民共同爱护场地。“大家都把运动场当自家院子维护,器材损坏率大大降低。”锦堂村的管理员说。此外,贯穿全年的赛事活动也让运动场持续“活”起来,从风靡各村的“村BA”联赛,到吸引四方爱好者的省级桨板赛,再到让银发族老有所乐的老年气排球赛,这些活动不仅提升了场地使用率,更凝聚了乡情,成为乡村振兴的“活力纽带”。

据悉,今年年底,投资2.5亿元的观海卫体育公园将正式开放。这座“全民健身综合体”包含恒温泳池、篮球馆、滑板公园等设施,将成为区域新标杆。从昌明村的篮球场到杜岙村的步道,从口袋公园的健身器材到学校开放的夜跑场地,观海卫镇用实实在在的举措,让运动之风吹遍乡野。(郑琳、徐吉、罗军)

(责编:孙鹏、康梦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